东方网|随笔杂谈丨思维才是力量

:原题为_东方网|随笔杂谈丨思维才是力量。
近读钱旭红院士的《改变思维》一书 , 他在谈读书求知时 , 强调知识要转化为真正的见识和能力 , 一定要有创造性思维 , 进行独立思考 。 他说 , 在科学启蒙时代 ,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 今天 , 知识爆炸式增长 , 获得知识比五百年前容易得多 , 获取的渠道也日益丰富 , 伴生而来的却是好多人迷失在知识里 , 特别是迷失在网络展现的知识里 。 知识虽是文明传授的载体 , 但不是根本 , 更不是全部 , 超越知识本身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心态才是真正的核心 。 因而可以说 , 思维和精神才是力量 。
是的 , 思维和精神才是力量 。 人要在读书求学中有效地拔尖成才 ,一定要勇于质疑 , 敢于提问 , 养成创造性思维 。
以色列人口几百万 , 是个小国 , 却拥有多位诺贝尔奖获奖者 , 犹太人被称为“智慧的民族” , 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特别富于批判性思维 , 在读书求知中勇于独立思考 , 驰聘奇思异想 。 前些年 , 有位专家应邀出席以色列驻华大使的晚宴 , 席间 , 大使说到当年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的母亲 , 在佩雷斯小的时候 , 每天会在他放学回家后问两个问题:“有没有提一个老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 , “有没有做一件让老师印象很深的有创意的事” 。 这位专家说:”我的孩子放学回家 , 我问他们的第一个问题 , 往往是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听老师的话” 。
这里反映着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一个鼓励孩子大胆探索 , 培养质疑精神;一个则是要求孩子听话 , 陈陈相因 , 墨守成规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 , 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从未在课堂 上提问或参加讨论 。 这表明 , 从小学到大学 , 我国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教育 , 把本本上和教师的的话当作金科玉律 , 缺乏独立思考 , 窒息了创造性思维的生成和发展 。 钱学森留下的“钱学森之问”:我们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教育重灌注 , 缺乏对质疑精神的倡导和培养 , 恐怕是个重要原因 。
【东方网|随笔杂谈丨思维才是力量】古人早就说过:“疑者 , 觉悟之机也” , “学贵有疑 , 小疑则小进 , 大疑则大进” 。 因为 , 不是消极的接受 , 而是积极的审视 , 能够从中发现问题 , 方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 宋代理学家张戴曾打比喻说:“譬之行道, 将之南山 , 须问道路之出 , 自若安生 , 则何尝有疑!”就是说 , 要成功地更好地进入“南山” , 不能安然接受现成的看法 , 而需思考“路”之来龙去脉 , 弄清其中之疑 , 发现问题 , 提出问题 。 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 按爱因斯坦的说法 , 提出一个问题是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因此 , 宋代另一位哲学家陆象山说:“读书无疑者 , 须教有疑 , 到此方是长进” , “为学患无疑 , 疑则有进 。 ”
为学要“疑” , 要能由此及彼的生发开去 , 自然首先是要“学” , 不勤学苦读 , 不入书海 , 不登书山 , 根本就无从“疑”起 。 然而 , 决不可死读书、读书死、读死书 , 而必须带着脑袋读书 。 这首先因为读书是为了用书 , 要学以致用 。 有一个英国人 , 叫亚克敦 , 嗜书如命 , 书房里藏有7 万卷图书 , 他一生都用在读书 , 可并没有给后世留下任何的生发与创造 。 “他就像戈壁的沙漠吸流水一样 , 吸收了知识 , 但清泉却不能喷到地面上 。 ”日本人鹤见佑辅就此写了一篇文章 , 题目叫《徒然的笃学》 。 鲁迅于1928年将它译成了中文 。 这种“徒然的笃学” , 就是读书不带脑袋的一种 。
还有 , 书的内容受着历史、认识、水平等各种条件的限制 , 并非都是尽善尽美的 , 读书不宜囫轮吞枣 , 照单全收 。 孟子说过“尽信书 , 则不如无书 。 ”他正是在努力读书学习中 , 既重视前人学说 , 又不拘于前人的学说 , 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 , 也说过“不可尽信书上所言”的话 , 据此他不囿于当时的经典哲学 , 创造了新论 , 成为英国唯物主义和实验科学的先驱 。 这种“学贵有疑”的精神 , 是一切大学者所共有的 。 哥白尼有疑于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 , 始创太阳系学说 。 爱因斯坦有疑于前人的绝对时空观 , 始有相对论产生 。 可以说 , 任何一个在学术上有价值的造诣 , 莫不是疑前人之所不疑而有所发现发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