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史探奇|司马光当面怼皇上:你不能和稀泥,宋神宗搞平衡术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迹 , 早已家喻户晓 , 在司马光生活的那个时代 , 人们也都赞赏他的机智和勇敢 。 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写出了史家巨著《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 , 下至宋朝建立之前 , 总共1362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叙述 。 为此后历朝历代的治国理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
文章图片
司马光为人耿直 , 刚正不阿 , 敢于直谏 。 对于宋朝闹得很凶的“”朋党之争根源 , 司马光曾当面怼皇上不能和稀泥 , 要公正处理 。 他对于皇上用人和人事方面的安排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 皇帝身边有阿谀奉承、品德败坏的大臣和宦官 , 他都不顾自身安危、坚决地进行弹劾 。 对于牵涉到国事的皇上家事也是如此 , 在仁宗朝、英宗朝、神宗朝都体现了他的忠直和勇敢 。
宋仁宗后期身体不好 , 但太子迟迟不立 。 司马光与范镇认为于国不利 , 于是冒死劝谏宋仁宗早立太子 , 仁宗是难得的明君 , 欣然接受立赵胜为皇太子 , 即后来的宋英宗 。
文章图片
宋英宗继位后 , 与皇太后不和 , 两人为了手中的小权权闹矛盾 。 司马光是谏官 , 前后共上奏章17封直谏 , 缓和两宫冲突 。 他说皇帝没有太后支持“无以君天下” , 太后离开皇帝“无以安天下” 。 通过讲历史 , 摆利害终于令两宫的矛盾得以缓解 。
【趣史探奇|司马光当面怼皇上:你不能和稀泥,宋神宗搞平衡术】作为谏官 , 他忠于职守 , 除了密切关注皇帝等上层机构 , 司马光关心黎民疾苦 , 呼吁减轻人民负担 。 反对朝廷不顾国家实际 , 搞宫中宴饮和厚赏群臣 。
古代皇帝喜欢玩平衡术 , 在朝堂上让几股势力互相制衡 , 皇帝在其中左右逢源 , 牢牢把控皇权 。 在宋代 , 有谏院和御史台两个部门 , 谏院专责拾遗补阙 , 御史台专责弹劾官吏 。 因为经常受到弹劾 , 执政大臣与这两个部门产生对立 , 形成了“朋党之争” , 皇帝乐于看到这种情况 , 他可以居中斡旋 , 认为这对于巩固皇权有好处 , 但实际上经常会造成各种扯皮 。
文章图片
宋神宗继位后想将韩琦等一班老臣排除权力中心 , 将王陶被任命为御史中丞 , 这个王陶可是神宗皇帝在颍邸的亲信 , 神宗皇帝即位后 , 这些人随着主子进入皇宫 , 称为“随龙” 。
王陶懂得皇帝的心思 , 以为仗着皇帝的势力能很容易的办成这件事 , 便弹劾韩琦拖延政务 , 工作不认真等问题 。 但谁想到韩琦在朝中的势力根深蒂固 , 韩琦联合执政大臣们反击王陶 , 说他胡言乱语 , 扰乱朝政 , 群起施压神宗 。 神宗一看 , 韩琦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 , 暂时动不了 , 只好甩锅给王陶 , 撤掉其御史中丞的官职 。 但王陶毕竟是自己的亲信 , 便让其转任翰林学士 , 让司马光执掌御史台 。
文章图片
但韩琦和执政大臣们 , 对于王陶却不依不饶 , 坚持不给王陶签发任命告身 , 翰林学士也不让他干 。
神宗皇帝听闻后气火了 , 御笔亲批命中书省放人 , 中书省这才不得不签发王陶的任命告身 。 虽然放行了 , 但中书省两个当家的——吴奎、赵概一肚子怨气无处发泄 , 竟然不上朝了 , 向皇帝抗议 。
这下谏院和御史台的那些大嘴巴找到了执政大臣们的把柄 , 吴申、吕景弹劾吴奎、赵概目中无君 , 有欺君之罪 。 执政大臣们也不甘受气 , 和台谏派开始火并 , 互相攻击谩骂 , 骂到最后连对方谁逛了几次妓院 , 谁打老婆的的私人隐私都抖落出来 , 曝光于天下 , 成了吃瓜群众街头巷谈的趣事 , 朝堂被这些他们搞得乌烟瘴气 。
- 笔写趣史|为何生母孝庄太后,立马将一位太监处死,顺治驾崩后
- 笔写趣史|为多尔衮和多铎平反,为何不给阿济格平反,乾隆在位期间
- 司马光|司马光砸缸人人皆知,你知道被救的孩子是谁吗?怪不到老师不提他名
- 司马光|司马光砸缸:救人家喻户晓,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说
- 司马光|众人都知司马光砸缸,那他救下的小孩是谁?难怪老师从不介绍他
- 小杨聊趣史|为何日军看见却扭头就走?日军:你看门放了啥,乔家大院富可敌国
- 飞花默吟|司马光直指朋党之争根源,当面怼皇上:你不能和稀泥,宋神宗搞平衡术
- 趣史录|易中天谈晁盖宋江:历史上看水浒最透彻的还是伟人
- 趣史录|今天我好啦,她就总派人来看我,启功:我最困难那会你妈欺负我们
- 趣史录|我可以和古今中国的画家比权量力,范曾:我是以画家名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