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中国海洋事业新纪录频现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陈瑜
9月28日 , “雪龙2”号结束首次北极任务 , 顺利返回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
5年来 , 从极地到大洋 , 从深海探测到天眼瞰视 , 一批包括“雪龙2”号在内的“海洋重器”投入应用 , 助力我国海洋事业乘风破浪 。
潜水器实现谱系化
建设海洋强国 , 依赖于关键技术与装备能力的提升 。
“十三五”是落实建设海洋强国重大部署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 。 深海潜水器是发展深海技术的引擎和集成平台 , 也是开展深海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 。
2017年 , 科技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十三五”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 就是开展潜水器谱系化工程 。
“此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深海勇士’号、‘蛟龙’号 , 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奠定了中国制造的基础 。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建成投入使用后 , 将会创造新的‘中国深度’ , 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探测能力与研究水平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副所长、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叶聪说 。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 , 无人潜水器持续发力 。 2020年 , 最大下潜深度达10907米的“海斗一号”研制成功 , 标志着我国无人潜水器技术跨入全海深探测与作业的新时代 。
文章图片
海洋调查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础 , 科考船是开展海洋调查的载体 。
5年来 , “嘉庚”号、“深海一号”、“东方红3”号、“中山大学”号等一批大吨位科考船 投入运行 , 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这些创纪录的船只 , 成为我国进军海洋的利器 。
2017年5月 , 我国海域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 , 则实现了世界首次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 。
极地考察正式迈入“航空时代”
对极地科考来说 , 破冰船是不可或缺的承载工具 。
2019年7月11日 , 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 。 当年11月 , “雪龙2”号与“雪龙”号首次实现“双龙探极” , 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 。
文章图片
“雪龙2”号开始南极长城站首次卸货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诗平 摄
从极地大国到极地强国 , 航空力量堪称科考的翅膀 。
2017年1月 , 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 从南极中山站起飞 , 历经4个多小时 , 飞越1316公里的茫茫冰雪高原 , 成功抵达南极冰盖之巅 。 “雪鹰601”的加入 , 使我国南极考察空中调查和保障能力得到极大加强 , 我国极地考察正式迈入“航空时代” 。
文章图片
昆仑站队队员供图
【乘风破浪,中国海洋事业新纪录频现】经过“十三五” , 我国建成了“两船六站一基地”的极地考察保障平台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2018年我国第5座南极科考站——南极恩克斯堡岛的选址奠基 , 开启了我国南极事业的新征程 。
文章图片
从直升机上俯瞰恩克斯堡岛上的中国罗斯海新站临时建筑 。 新华社采访人员 白国龙 摄
- 印度|中印边境一声巨响,印军试射导弹直指中国,解放军高原霸气亮剑
- 中国青年网|男子放手一搏再买6400元!结局令人震惊,买彩票输光15000元
- 中国网推荐|店家:她有脑子,1次刮痧5万!妈妈哭诉女儿理发店被骗十几万贷款
- 印度|印媒: 中国被我们冷落了!
- 窘境|窘境中求助惨遭拒绝!中国此次也选择置之不理,俄国:早该如此
-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经济复苏走在全球前列
- 中国新闻网|尼泊尔交通部部长感染新冠病毒 政府决定加紧增设高依赖病床
- 图表视界|印度GDP将反超日本!仅次于中国、美国?,柳叶刀最新预测!30年后
- 海峡军志号|否则以后卖给印度,继煤炭后棉花被禁?澳农业部要求中国“澄清”
- 法国|中国驻斐济使馆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