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农牧民的“旅游饭”越吃越香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尕玛多吉 方莉 王昊魁
【西藏林芝:农牧民的“旅游饭”越吃越香】“巴松错 , 藏语意思是‘绿色的水’ , 是西藏东部最大的堰塞湖……”在国家5A级景区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松错 , 藏族姑娘次仁央宗总是热情专业地介绍家乡最负盛名的景点 。
今年25岁的次仁央宗是工布江达县错久村人 。 7年前 , 次仁央宗成为了一名景区讲解员 。 随着巴松错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西藏游”逐年火热 , 她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 现在她每月最多时能赚7000多元 。
林芝 , 被誉为“西藏江南” , 有着世界级自然景观资源 。 然而 , 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和山区农牧民观念落后 , 曾经“高颜值”的自然景点景观 , 却“养在深闺无人识” 。 在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下 , 近年来 , 林芝米林机场建成开通、改扩建 , 川藏公路改造升级 , 拉萨至林芝的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 , 林芝成为除拉萨外游客进出西藏最重要、最便利的通道 。
“2016年 , 通往咱村的水泥路修通后 , 过去人迹罕至的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 ”米林县派镇索松村的旦增才旺说 。 索松村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北岸 , 是观赏南迦巴瓦峰的最佳地点 , 每年春季山村野生桃花漫山遍野 , 素有“最美桃花村”美誉 。 旅游的火热 , 带动了全村38户180多人全部参与旅游业 , 他们办起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农家乐和藏式家庭旅馆 。 作为村里第一个开办家庭旅馆的致富带头人 , 旦增才旺说 , 过去到索松村只能乘牛皮筏子 , 一年见不到几个外人 , 现在每天都有背着背包、挎着相机的游客慕名前来欣赏美景风光 , 去年全家仅接待游客一项收入就达20多万元 。
秀美山川 , 让长期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群众走出了贫困 。 以旅游带就业促增收 , 林芝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 位于318国道线上的巴吉村大柏树景区 , 有大小柏树近千棵 , 其中有一株树龄超过3200年的“世界柏树王” 。 如今这片柏树资源被开发成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 , 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 。 在景区销售当地特产的妇女央宗说:“景区免费给我们提供摊位 , 收益归我们自己所有 , 一年下来靠卖土特产水果收入有五六万 , 日子是越过越甜!”除此之外 , 巴吉村通过“旅游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旅游发展模式 , 每年会把景区门票收入净利润的40%用于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和给村民分红 。
采访人员在藏东林芝采访中发现 , 全市乡村旅游正从单一看风景向产业融合提档升级转变 , 农牧民群众的“旅游饭”越吃越香 。 目前 , 林芝按照“一村一品一特一组织”的建设标准 , 已完成了18个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建设 , 通过打造智慧旅游 , 开启建设20个乡村旅游信息化项目 , “旅游+”和“+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旅游产业链条 , 充分激活了乡村各类生态旅游资源 。 2019年 , 林芝市接待游客突破864万人次 , 旅游收入达72亿元 , 同比增长超过20% 。 依托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 林芝7县(区)6900余户、2.38万名贫困农牧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9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