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瞭望》新闻周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原题为_《瞭望》新闻周刊|《瞭望》新闻周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人员?李勇?惠小勇?赵宇飞?江毅
◇成渝地区如果能与沿海三大增长极连点成线 , 将形成一个占全国经济总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空间 , 形成“北有京津冀 , 东有长三角 , 南有粤港澳 , 西有成渝”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
◇只有按照“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业梯度转移顺序 , 将沿海的制造业更多留在西部大后方 , 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 跨越“胡焕庸线” , 激活西部地区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 , 才能形成更高质量的内循环体系
◇从地图上看 , 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在成渝地区形成联结点——向东 , 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打通“最后一公里” , 实现“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无缝衔接;向西 , 中欧班列可从成渝直达欧洲各国;向南 , 成渝直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陆海新通道”已常态化运行 , 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成渝地区的有机衔接;向北 , 成渝均已开通直达俄罗斯的国际班列
成都高新南区鸟瞰 。
1979年 ,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南海边“划了一个圈” , 由此确定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向东、向大海 。 中国经济随后开启了长达40年的黄金期 , GDP年均增速超9% ,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并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东部沿海增长极 。
21世纪20年代开局之年 , 时代的罗盘指向中国西南 。
【《瞭望》新闻周刊|《瞭望》新闻周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年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 , 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在西部形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增长极 。
这意味着中国发展方向从主要的向东向大海 , 正在转变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
前后40年 , 东西两个圈 , 正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在内部经济发展压力加大和外部风险挑战增多的背景下 , 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成渝地区打造为继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之后的“第四增长极” , 对内 , 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 , 带动西部地区发展 , 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外 , 依托“一带一路” , 成为扩大开放的新支点 , 在支撑内陆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 , 极大拓展我国战略回旋空间 。
当前 , 我国正加速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在此过程中 , 重庆、成都“双星闪耀” , 正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
撬动西部发展的支点
打开中国地图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圈由北向南 , 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 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引领我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源 。 而在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西部地区 , 却一直缺少国家级经济圈的带动 。
统计数据显示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圈用全国2.8%的土地聚集了约18%的人口 , 贡献了约38%的GDP , 而整个西部地区占据71%的国土面积 , GDP仅占全国的20%左右 。
广袤的西部地区需要一台动力强劲的增长引擎来拉动前行 。
“国家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 , 就是要将地处西部的成渝地区打造成为继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之后的第四增长极 。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人员采访时 , 重庆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姚树洁说 。
从地图上看 , 成渝地区如果能与沿海三大增长极连点成线 , 将形成一个占全国经济总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空间 , 形成“北有京津冀 , 东有长三角 , 南有粤港澳 , 西有成渝”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 。 这有助于梯次实现先进生产力的有效牵引 , 最大限度覆盖及拉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 有效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
- 上游新闻|西安一男子制造两起命案后跳楼自杀,与原单位长期有矛盾
- 中国新闻网|尼泊尔交通部部长感染新冠病毒 政府决定加紧增设高依赖病床
- 新闻|广钢新城一道路要起名“鹤平西一街”?有市民听了觉得不对劲
- 地方新闻|消防宣传进校园 厦门千余名师生演练“火场逃生术”
- 上游新闻|与原单位长期有矛盾,西安一男子制造两起命案后跳楼自杀
- 国旗涉国旗法新闻转载出错,新浪头条新闻停更整改
- 纵相新闻|援鄂逆行的于鑫慧“翻车”了?“捧杀”的炒作和“棒杀”的谩骂皆不可取
- 瞭望东南|两位重要客人抵达中国边境!王毅亲自赴约,信息量巨大,特殊时刻
- 新华社新闻像科幻小说!望远镜捕捉到黑洞“吞噬”恒星罕见画面
- 央视新闻|美国专家:接下来6至12周美或将迎来疫情最黑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