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金融科技让城市公共交通更快、更安全 一码刷十城,0.3秒过闸机

:原题为_文汇|金融科技让城市公共交通更快、更安全 一码刷十城,0.3秒过闸机。
刷卡或扫码通过地铁闸机需要多久?在昨天的外滩大会上 , 上海轨道交通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涛回答道:“只需要0.3秒 。 ”

作为全球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 早晚高峰的上海地铁熙熙攘攘 。 金涛介绍 , 为了避免人流拥堵 , 提高通过速度 , 上海地铁借助了支付宝的实时支付技术 。 而如今“0.3秒”的进站速度 , 不仅发生在上海地铁里 , 还发生在全国十余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之中 。 金涛介绍 , 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 上海地铁“Metro大都会”打造了全国首张长三角地铁“通票” , 一码可以刷十城地铁 。 “除了长三角十城外 , Metro大都会还接入了徐州、青岛等城市 , 现在可在全国13个城市扫码乘车 。 ”金涛补充道 。
值得注意的是 , 不管是在上海刷卡的外地游客 , 还是持有上海交通卡在其他城市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 , 都可以享受自动秒级结算服务 。
金涛透露 , 上海轨道交通将探索使用虚拟货币进行地铁支付 , “可以说 , 金融科技让地铁出行更加便捷” 。
当乘客叫车之后 , 几乎在毫秒之间 , “滴滴大脑”平均需要CPU运算576亿次 , 才能为乘客匹配出最合适的车辆 。 滴滴出行大数据架构负责人梁李印透露 , 系统每天要处理3万亿数据量 。
海量数据的背后 , 都是同一个系统在集结各地的实时出行数据 , 不仅要保证延迟在毫秒级内 , 还要快速给出正确选择 , 能如此三头六臂处理庞大数据量的 , 便是实时计算技术 。
梁李印介绍 , 随着业务的发展 , 滴滴的实时计算架构也在快速演变 。 到目前为止 , 大概经历了5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分散式小集群 , 接着依次经历了集中式大集群、统一计算框架、SQL化 , 以及如今的Meta化 。 目前 , 这套实时计算技术覆盖实时监控、实时同步、实时特征和实时业务等四种应用场景 。 其中 , 在疫情防控期间派上用场的实时业务 , 可进行出车检测 , 检查司机是否全程佩戴好口罩 , 以及是否做好车内消毒 。 另外 , 该应用场景中可进行“高危行程检测” , 一旦车辆在某个红绿灯处或某地等待时间较长 , 就可能被视作异常情况需要客服介入处理 。
另外 , 实时计算分析技术还能够巧妙调整上车点和下车点 。 以推荐上车点为例 , 通过大数据挖掘之后 , 平台上有超过3000万个推荐上车点 , 而且根据不断更新的出行大数据 , “滴滴大脑”每天还会更新大约8万个推荐上车点 。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 , 不仅有地铁、网约车等“快交通” , 也有悠然自得的单车“慢时光” 。
【文汇|金融科技让城市公共交通更快、更安全 一码刷十城,0.3秒过闸机】哈啰出行总裁李开逐分享了属于共享两轮的3.0时代 。 “共享单车也能搭载智能语音服务 , 即时提醒骑车者道路交通规划和安全骑行 。 ”李开逐介绍 , 单车内置的传感器还能通过分析骑行的姿态 , 判断骑行是否正常 , “如果车身出现明显倾斜 , 那么 , 骑车者很可能是摔倒了” 。 李开逐补充道 , 这时传感器就会将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 如果长时间未继续骑行 , 后台将提供安全援助等服务 。
除了对于骑行者的安全守护 , 共享单车还通过技术守护城市公共交通 。 结束骑行后的单车随意停放会侵占路权 , 威胁公共交通安全 , 李开逐说:“单纯依靠工作人员去各个停车点码车已经行不通了 , 需要用户自觉规范停车 。 ”为此 , 哈啰单车想了这样一个办法来引导用户 , 借助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和城市的场景化算法 , 规定停车区和不能停车的区域 , “如果在停车区以外的区域停车 , 车锁会无法锁上” 。 李开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