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卫星给农田拍张照农民就能贷到款 试用期将超过5万农户使用和受益
:原题为_上观|卫星给农田拍张照农民就能贷到款 试用期将超过5万农户使用和受益。
“最初我的贷款额度只有1万元 , 慢慢靠信用累积 , 增长到5万元;可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后 , 信贷额度直接提高到30万元 , 太神奇了 。 ”来自江西省宜春市的刘迎锋算是“跨界”参加外滩大会——她的身份是80后新农人 , 家庭合作社的种稻面积达2000亩 。
9月初 , 她试用一项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信贷工具:将合作社的种植范围在手机上圈出来 , 由卫星“拍张照” , 传到发放贷款的网商银行 , 结果大大提高信贷额度 。 刘迎锋把这笔钱投入到秋收中 , “等到粮食都收上来 , 几个月后就能还款 。 农民对贷款的要求就是这样 , 虽然缺乏抵押物 , 但还得也快 。 ”
【上观|卫星给农田拍张照农民就能贷到款 试用期将超过5万农户使用和受益】昨天的外滩大会传出一则利好全国农民的消息:卫星遥感技术将正式全面在农村金融领域商用 , 服务数亿农民 。 中国也成为全球范围第一个将卫星遥感技术运用于数字贷款领域的国家 。
农村地广人稀 , 不同地区的种植又各有特色 , 金融机构很难准确知道农民有多少资产、耕地产量多少、价值多少 。 金融机构想到卫星遥感技术 , 就像手机拍照那样 , 让卫星对农民的地块拍照 , 然后通过数字模型 , 分析处理拍摄到的图像 , 得到农民生产的具体情况 , 解决目前农村贷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率先将卫星遥感技术与农村贷款结合在一起的是网商银行 , 其农村金融首席算法专家王剑解释说 , 卫星根据农民提交的范围给这块地“拍照” , 金融机构通过后台分析 , 不仅能得到耕地面积 , 还能分辨出农民种的具体作物 。 目前 , 卫星遥感技术对农业生产面积的计算准确率已达97% , 对农作物种类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3% 。 网商银行表示 , 卫星遥感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商用的第一步 , 是从9月起在全国690余个涉农县区推广这项技术 , 覆盖全国1/3的涉农县区 。 在试用期 , 已有超过5万农户使用和受益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卫星遥感技术的加入 , 使得中国金融科技在服务小微企业数字贷款领域为全球提供了新思路 , 也进一步强化了金融科技的普惠特点 。 据了解 , 卫星遥感技术具有低成本、广覆盖等优势 , 在导航、保险理赔等领域有广泛运用空间 。 不过 , 这项技术在信贷领域没有应用先例 , 因为计算量过大——若想卫星遥感技术对农村信贷风控有帮助 , 卫星“看一次”或说“拍一张照”还不够 , 必须经常观察农作物长势 。 比如 , 网商银行以5天为周期 , 实时更新卫星影像和识别结果 , 监测农作物长势等 。
这就意味着海量的计算需求 。 其中 , 算力可以通过云计算解决;但算法需要企业自行研发 。 好在中国企业的算法能力已全球领先 , 能成功将卫星遥感拍摄获取的海量数据通过计算 , “翻译”成金融机构能够参考的贷款信息 , 最终变成能解决农民生产痛点的贷款 。
- 上观新闻手机系统要不要升级?别纠结,1分钟看完你就知道
- 上观新闻|?“菊坛新蕊”少儿戏曲身训班上课了,老师说,这将成为美好的一段记忆
- 上观新闻|在上影演员剧团老艺术家们最盼望的日子,牛犇梁波罗徐才根说“好久不见”
- 上观新闻|时代呼唤更多的创新创业者
- 上观新闻|同比实际增长0.6%,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
- 我国首个卫星物联网完成第一阶段建设
- 每个人都可以用的卫星?看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黑科技”
- 来了!我国首个卫星物联网完成第一阶段建设
- 上观新闻|一粒稻谷可以“卖”几百万元?上海市农科院已成功转让6个杂交粳稻品种使用权
- 上观新闻|虹口区这样纪念这位伟人,将成为其伟大精神的永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