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胡歌:珠峰离天上最近,我希望成为他的骄傲( 二 )

  有那么一瞬 , 何谓“精神力” , 何谓“攀登者” , 在胡歌心里多了层意义 , “那是种不屈从命运的力量 , 大而化之地讲 , 新中国70年 , 我们国家和一代代中国人民 , 都是在这种力量的支撑下 , 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 ”

  戏里戏外 , 从不存在“个人光环”

  125分钟的片长 , 杨光出场时间可能不到半小时 。 吴京、章子怡、张译、成龙……同剧组里响当当的演技派、名演员更是能“凑出”好几个剧组 。 简言之 , 杨光不是什么男一号 , 《攀登者》更偏向一部群像戏 。

  这和胡歌被观众认知的途径略不同 。 在电视荧屏上 , 他是14年前红透大江南北的“李逍遥” , 是在后续五六年间霸屏古装剧的一号小生 。 2015年《琅琊榜》火出新高度后 , “梅长苏本苏”又成了他“浴火重生大男主”的显著标签 。

  对于影视创作而言 , 这是可以理解的逻辑 , 当一名演员占据了观众心头某类角色的不二人选 , 那么让他复制自己或曰“深耕同一领域” , 恐怕是稳妥又高效的路径 。

  但胡歌先于市场察觉到了不对劲 。 前一次 , 他决然抹去逍遥公子的痕迹 , 因为自己的眼睛里少了点东西 , “从李逍遥眼里 , 我能看到‘真’ 。 可是后面雷同的角色 , ‘真’的成分越来越少 。 我意识到 , 我的经验丰富了 , 技巧娴熟了 , 但作为演员 , 缺了点什么 。 ”他跳向话剧舞台 。 演了赖声川的《如梦之梦》 , 里面的“五号病人”最终让《琅琊榜》的制片人侯鸿亮敲定了梅长苏人选 。 他也演了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 , 全程用母语上海话 , 可前期排练时他始终找不准感觉 , “那是与生活化全然不同的一种调性 。 我起初不适应 , 直到看完第一次联排 , 才醍醐灌顶” 。 胡歌告诉导演徐俊 , 他终于明白了 。 其实 , 那也是他在同步更新自己的表演观 , “演员必须融入作品的整体调性 , 否则再怎样演得出神入化 , 都无济于事” 。

  有了这样的表演观再看《攀登者》的角色大小 , 于胡歌 , 已然不成问题 。 他打了个比方 , 球队和球星 。 “进球的是个别人 , 他们自会获得更多关注 , 但没了球队11个人的整体配合 , 进球无从谈起 。 ”他说 , 电影或电视剧异曲同工 , 也离不开集体智慧和劳动;再更进一步 , 1960年和1975年两度登上珠峰的中国初代登山英雄 , 他们的背后何止千百人的集体努力 。 “可以这样说 , 《攀登者》戏里戏外 , 从不存在‘个人光环’一说 。 ”

  当年的登顶者不是个人英雄 , 而是背负了国家使命、凝聚了集体力量的勇士;今天电影的拍摄 , 也并非一人之功 , 而是集成了电影完整工业链上各道工序的集体创作 。 这是胡歌揭开的《攀登者》的又一层意义 。

  山就在那儿 , 只管继续攀登吧

  2018年 , 胡歌在岩井俊二的电影《你好 , 之华》里露了一小脸 , 是个酗酒又家暴的“渣男”;2019年 , 武汉潮湿闷热的时节 , 他正和刁亦男作品《南方车站的聚会》“死磕” , 带点“致郁系”的小人物 。 《攀登者》是他两年内完成的第三部电影 , 杨光的故事依旧大起大伏 。

  评价自己的“大银幕三连” , 胡歌用了两个否定:“不是转型 , 我依旧会接电视剧、演话剧 , 演电影更多是作为一个演员的自我拓展 。 也不是刻意要打破形象 , 论突破的话 , 我微博上才是 。 ”他指的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期间那条登上热搜榜的微博 。 “应广大网友的要求 , 发一张自拍吧” , 调侃的语气配上“风中凌乱”的造型 , 网友们点出了超过80万个赞 , 热评第一条写道“这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