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社交牛逼症”不是搁大马路上当傻子!( 二 )


最近 , 随着“社交牛逼症”的话题爆火 , 很多人去B哥的视频下考古 , 看完有人评论:
或许 , 人们重新关注“社交牛逼症”的初衷 , 存有对改善个人社交现状的美好愿景 。
但眼下 , 无论你在哪个社交媒体上搜索“社交牛逼症” , 得出的结果 , 多数都是类似于B哥一样的公众迷惑行为 , 充斥着各种各样哗众取宠和破罐子破摔式的社交冒犯 。
就像是B哥换了无数种身份 , 寄生在形形色色的账号底下完成了一次网络回魂 , 狠活时代的流量密码在此刻被命名为“社交牛逼症” 。
那么 , 网络上的“社交牛逼症”大概也是一种“社恐”——社交恐怖主义 。
然而 , 这也正是整件事情的诡异之处 。
曾经 , 以自我尊严磨损为代价在公众场合获取集体关注 , 以浮夸表达姿态为手段成为即时社交焦点的行为 , 往往是受人鄙视的 。
但现在 , 很多人却在网络上纷纷表示十分羡慕“社交牛逼症”患者 , 询问如何才能被传染上“社交牛逼症”?
我相信 , 人们肯定不是想体验在大庭广众下出丑整活的惊险刺激 , 而只是想在“社交牛逼症”的命题上 , 满足自己未偿的诉求 。
他们往往说不清楚理想中的“社交牛逼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
只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 那就是当代青年都特别爱看别人的“社交牛逼症”实录 。
就像沉浸式体验了一把社交爽文 , 在将自己代入别人社交牛逼故事的同时获得短暂的解脱 。
“艺术就是爆炸” , 快感即是破坏 。 上瘾于他人破坏既定社交秩序的快感 , 就像聚集在互联网荧幕前集体观赏了一场盛大的“精神A片” 。
可一个自称社恐的青年 , 就算看了100小时“社交牛逼症”的视频 , 他现实里的社交生活也不见得会变得更好 , 甚至会更糟 。
“社交牛逼症”实际上就像一针安慰剂 , 它是可以安慰却无法治愈的 , 是那些诞生于赛博时代前夜的社交错觉 。
 摩西出埃及 , 双手分开了红海;我们入互联网 , 则被切割成了“社交牛逼症”和“社交恐惧症” 。
光明日报“青年说”曾发起一项网络调查 , 97%的参与者表示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 , 2532名网友中仅 69 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 。
《马男波杰克》 ?
结合当前互联网上的群体表现来看 , 眼下“社恐”这个词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群体泛化和事实偏离 。
现在 , 有些激进的年轻人将一切社交上的不作为解释成“社交恐惧症” , 就如同他们把一切社交上的滥作为称为“社交牛逼症” 。
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 ,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 , “社恐”和“社牛”都是对人某一瞬时状态的片面折叠 。
有的人认为 , 自己是“社恐”还是“社牛” , 取决于是否面临重大决策 。
有的人对于特定人群就会变身“社牛” , 比如小朋友 , 而回到成人群体中 , 则又觉得自己变成了“社恐” 。
有的人在上家公司还是能裸奔的“社牛” , 到了下一家公司就转成了“社恐” 。
甚至 , 有的人是“社牛”还是“社恐” , 居然分不同的社交软件 , 他们在朋友圈里就是谨小慎微的“社恐” , 到了微博里就成了言出无忌的“社牛” 。
我们可以发现 , 所谓的“社交牛逼症”和作为反义词的“社交恐惧症” , 多数时候 , 无非是我们对周遭环境、条件变化所采取的反馈策略 。
信息时代 , 全人类的文化成果极其丰富 , 人类在世界的信息体量面前显得更加渺小 , 对于个体来说更是 。
信息加持的效率时代 , 理性上注定了讨厌一切无效率的事情 。
我们需要社交 , 需要互帮互助 , 需要邻里社区 , 但在理性系统里 , 社交就是一种低效的信息交换 。
就在智能手机时代之前 , 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问路 , 首先要学会跟人打招呼 , 然后再问出一个不可以量化的结果 , “向前一直走 , 再左转” 。
从前你去吃饭 , 需要先与服务员甚至厨师建立某种短暂的社交关联 , 然后再得到一份无法量化的食物 。
但现在 , 你要去的地方 , 你要获得的东西 , 都将以十分量化而具体的形式传达给你 , “前方50米红绿灯左转”“骑手将于5分钟后送餐”……
甚至连交朋友这件事 , 你也可以在社交网站上筛选量化条件后 , 通过左滑右滑迅速实现匹配诉求 。
这是对旧有熟人社交时代的全面瓦解 。
很多时候 , 人们的“社恐”并非真正的社交无能 , 往往是没有必要 。 听起来残忍 , 但却是我们不得不接受并适应的现实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