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现代启示录》:跨越四十年的精神吸引力来自何处

:原题为_北京日报客户端|《现代启示录》:跨越四十年的精神吸引力来自何处。
今年的北影节虽然已结束近一个月 , 但有一部影片的重映依然未得到足够的谈论 , 那就是美国导演科波拉电影生涯中的巅峰之作——《现代启示录》 。
持久有力的人文主义感动
国内电影人经常谈《西部往事》《美国往事》《教父》 , 但是谈《现代启示录》的少 。 我觉得《现代启示录》的观影门槛略高 , 观看者精神性的进展开掘的深度 , 决定了他与这部影片共振的程度 。 我在20年前看过《现代启示录》 , 当时的感觉十分粗浅 , 觉得这部影片有点神经质 。 但是北影节我重看了这部影片 , 产生了令人战栗的共鸣 。
原因究竟何在?当然这个经历与观看的介质有关 。 20年前在电脑屏幕上观看 , 而现在是在IMAX银幕上观看 , 后者将导演所希望传达的一切美学效果都完美呈现和释放出来了——在不同媒介上观看的《现代启示录》 , 完全是两部电影 。
北京日报客户端|《现代启示录》:跨越四十年的精神吸引力来自何处
文章图片
▍《现代启示录》海报
我们经常会说 , 后面这种观看才是打开电影的正确方式 。 《教父2》和《现代启示录》都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的 。 你可以看到 , 这些早年的电影大制作 , 并没有当下电脑绘图技术(CG)所构成的科技奇观 , 但是他们都在用传统的胶片创造了宏伟的时间和空间 , 那个时空为何如此感人?他们的吸引力是如何营造起来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现代启示录》:跨越四十年的精神吸引力来自何处】也许 , 最为动人心弦的还是一种富有强度的精神世界的营造 。 今天我们依赖于皮肤的震颤 , 依赖于坐过山车、海盗船式的心理惊悚来感受商业电影的快感 , 而早期的感动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感动 , 也更为持久有力 。
笔者首次观看《现代启示录》大概是在2000年左右 , 那时候会觉得《现代启示录》制作完成的1979年是何等遥远 , 其实不过20年 , 这和2000年与今天的距离约略相等 。 但以自我生命的这20年去衡量之前的20年 , 则能获得非常微妙的时光感受 。 而今天对于《现代启示录》的观后体验的提升 , 则不仅仅是由于观看媒介的差异 , 还在于对某种精神性的体会和理解 。
人类永远走在善与恶的绳索上
《现代启示录》是由波兰裔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黑暗的心》(1899年连载 , 1902年出版)改编的 , 《黑暗的心》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现代启示录》完全不一样 , 后者将故事时间安排在1968年 。 一个故事场地在越南和缅甸 , 一个则在非洲 , 其中的人事因缘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 但我觉得电影《现代启示录》仍然忠实的遵循了原著的精神 。 这其实就提醒了一种可能:《现代启示录》里所讲述的一切 , 其实具有某种普遍性 , 或者说他讲述的 , 可能是人类生存的某种母题 , 在不同时代和地区都会出现 。
北京日报客户端|《现代启示录》:跨越四十年的精神吸引力来自何处
文章图片
《现代启示录》剧照
纵然《现代启示录》的叙事相当晦暗 , 但是其中仍然是对于人类精神上的某些巨大而基本的范畴的思辨 。 笔者找到了科波拉在本影片于戛纳电影节上映期间的几篇文章 , 看到了他对于这部影片的诠释 。 他说:这部影片表现了人类曾经面临过、也将继续面临的某种两极性 , 人类永远走在一根绳索上 , 绳索的两端分别是正义与非正义 , 善与恶 。
善与恶 , 这当然是战争电影的永恒主题 , 但是本片的特异之处在于它将这种精神对抗的形式处理为一种人的内在挣扎 , 而且宣告了这种善恶在人世间呈现的样态并非那么分明 。 而人在自己主体性的行动中 , 最终也被自己以及外在环境所异化 , 处于一种彻底的混沌的状态 , 一种十分黑暗而阴冷的状态 。 在那里面没有丝毫光明 , 因为它让人失去了对于世界的信念 。 这个状态对于一些人是致命的 , 他将导致一种神经症 , 然后让自我陷入巨大的心灵交战状态而疯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