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杂志|时常有趣,上热搜的7700万空巢青年:偶尔孤独( 二 )


而有人则是因为在体验到同居的烦恼之后 , 抱定了空巢一辈子的想法 。 提及曾经跟男友同居的3年 , 广州青年刘雯雯用不堪回首来形容 。 自己不仅是个免费的保姆 , 而且没有换来任何的感谢与尊重 。 于是她在分手后立刻自己租房“换来一片净土” , 并表示 , 这辈子可能就这样独居下去了 。
采访中还遇到几位已婚而独居的人 , 通常是爱人与孩子在老家 , 他们空巢在一线城市 , 毕竟一线城市有最好的资源和机会 。
对于这一代青年人的空巢 , 很多父母特别不解:“就这么不差钱吗?”答案是:“差啊 , 非常差 。 ”
那么 , 为什么不像前辈们那样合租呢?前辈们更愿意算经济账 , 而这一代人更讲求精神成本 。 对于这一代青年来说 , 房子是奢侈品 , 可能短时期内的财力都不可及 。 于是 , 租个独立的个人空间便成了他们踮起脚尖可以触及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刚需 , 是人生奋斗过程中给自己的一份与自由、独立、隐私有关的奖励 。
婚姻与家庭杂志|时常有趣,上热搜的7700万空巢青年:偶尔孤独
文章图片
用1%的寂寞换取99%的自由
关于空巢青年 , 人们的好奇通常围绕着关键词:孤单寂寞冷 。 可是 , 走进他们的生活 , 你会发现并非如此 。
马郡在北京一家翻译公司工作 , 朝九晚五 , 有双休 。 对于她来说 , 8小时的工作时间是为了8小时以外的生活 。 马郡的业余生活大部分在看电影中度过 , 这是她受爸爸影响而养成的爱好 。 但跟爸爸用来消遣时光不同 , 马郡不仅看 , 还写影评 , 目前是好几家影评公众号的热门写手 , 且拥有将近10万的粉丝 。
尽管父母觉得她一个女孩子漂在北京 , 当务之急是找个男朋友 , 可以相互照顾 , 但马郡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需要 。 在北京 , 她有两个闺蜜 , 是那种随叫随到的友情 。 她也有自己因为写影评而扩展出来的交际圈 , 大家经常在线下见面 , 讨论电影、人生 , 聊到嗨 。 “空巢只是一个人住 , 我的人生依然人来人往 。 ”马郡说 。
在传统的印象里 , 空巢青年的家尤其是男青年的家 , 应该跟大学里的男生宿舍有一拼吧 。 可是 , 广州空巢青年王玉宏的家却堪称单身青年的样板间 。 尽管只是一室一厅 , 但全部自己设计装修 , 家电由手机一键操控 , 而且屋子每天打扫得纤尘不染 , 那一套花费不菲的烘焙工具尤为引人注目 。 作为正宗IT男 , 王玉宏每完成一个超负荷的工作后 , 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家里做各式点心 , 然后拿给同事朋友 , 快递给远在湖南的父母 。
在海漂青年方凯家随处可见一个人的经济—迷你洗衣机、小型冰箱、便捷衣柜 , 就连碗碟都只有一套 。 “麻雀虽小 , 五脏俱全 , 但每个脏器都得尽可能地节约空间 , 并且方便携带 , 因为租来的房子经常会有变故 , 随时都要做好搬家的准备 。 ”在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里 , 方凯可以为买自己酷爱的网游装备花光几个月的积蓄 , 然后靠方便面就火腿肠果腹 。 一个人可以吃糠咽菜半年之久 , 然后请个年假去丽江待上一个星期 , 再一无所有地回来;一个人可以从城市的东边搬到西边 , 再从南搬到北 , 渐渐成了这个城市里的活地图 。 方凯坦言:“现实条件下 , 既然没有能力拖家带口 , 那么 , 把自己活好 , 就是最大的负责 , 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 ”
面对“空虚寂寞冷”的追问 , 很多空巢青年表示几乎没有 , 偶尔会有也是生病的时候 , 以及像2020年春节这样的特殊情况与超长假期 。 但更多时候 , 那个“关起门来的时光 , 才是自己的时光” , 因为这一代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爱好 。 有人说:“就算没有 , 一部手机也可以填满你所有的业余生活 。 ”“虽然偶尔也会孤独 , 但有趣大概是孤独的一万倍 。 ”
当然 , 市场也瞒准了空巢青年这一群体 , 捕捉到了这个市场体量万亿级别的“孤独经济”商机 , 空巢青年的生活也就变得更加便利 。 有被称为“单身狗救命恩人”的花式外卖 , 各大城市还纷纷推出“单身公寓” , 很多餐厅设置单人卡座 。 海底捞曾经推出一项服务 , 如果你是自己一个人用餐 , 服务员会很贴心地在你对面放一个超大号的玩偶熊 , 给你一种有伴儿的感觉 。 在某宝上 , 还能找到叫起床、陪聊天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