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气象站|第二届医学影像AI大会正式闭幕:获得感、信念感、使命感( 二 )


政、产、学、研、用的交叉融合 , 是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的初心 。
刘士远主任表示 , 一花独放不是春 , 万紫千红春满园 。
医学影像AI行业的从业者要乐于分享、善于帮助 。 未来 , 联盟会承担更多的重任 , 整合上下游的资源 , 也希望所有的医生、企业、算法专家都能够积极参与 。
本次大会邀请了诸多政府相关部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科研院所、三甲医院院长等诸多顶级大咖 。 对于这次大会 , 多位嘉宾也不吝赞美之词 。
中国医科大学原副校长、中放第十二届主委郭启勇教授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表示 , 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在刘士远主任的带领下 , 比上一届更上一层楼 。 产学研用一直是国家、社会鼓励去推进的重要方向 。 然而 , 医生往往注重于用 , 而跟产、学、研没有实现很好的连接 。 刘士远主任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 , 让企业、研究学者、政府机构都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 , 为医学影像AI行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
对于这次参会的感受 , 复旦大学原副校长、中放第十三届主卫冯晓源教授向雷锋网说到 , 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后 , 这么大规模的医学线下会议在上海可能还是第一次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 这也是参会者对大会主题的认可;其次 , 会议的组织非常好 , 各方面井井有条;第三 , 内容安排非常充实 , 既有政府指导性的工作报告 , 也有科研学者最新的学术研究以及企业界最新的产品问世 。
“这是一届影响力深远的医学影像AI大会 , 我相信一定会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 ”
两年时间 , 对于医学影像AI这样一个“高门槛”的行业来说 , 是一次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过程 。 除了学、研等重量级大咖 , 医疗AI企业也纷纷出席 , 分享了自己的最新产品和对行业趋势的预判 。
作为产学融合的专家代表 , 联影智能联席CEO沈定刚教授告诉雷锋网 , 两年前的第一届大会聚集了众多AI公司的产品 , 而设备厂商的身影比较少 。 但是 , 随着AI赋能硬件的不断成熟 , 医疗设备公司更多地参与到医学影像AI的讨论与实践中来 。 与此同时 , AI在医疗的临床和科研层面上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价值 。
“两年前 , 很多AI应用可能还停留在概念或者只有初步的结果 。 但是 , 经过两年 , AI在临床上的应已经可以真正地帮助医生、真正实现了落地 , 这是一个兑现诺言、兑现梦想的时刻 。 ”
联影智能联席CEO周翔博士随后也补充到 , 除了软硬结合、体现更多临床价值 , AI企业的头部效应更加凸显 , 真正打持久战的公司生存下来;其次 , 全病种、全流程的思路更加清晰、更加坚定;第三 , AI临床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第四 , 云端技术的快速发展 , 进一步促进区域诊疗和医共体中的AI落地 。
2019年 ,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指导下 , 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相继在肺癌、乳腺癌、心血管病、糖网、骨关节领域实现应用 , 在慢病管理、病例分析、医疗机器人、虚拟助手、药物研发等领域也加速破局 。
2020年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了一系列AI辅助诊断软件 。 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 , 也进一步促进和验证了人工智能产品的价值 , 引发新一轮科技的浪潮 。
医疗行业包含着诸多的“变”与“不变”:
变 , 在于技术、在于市场;
不变 , 在于需求 , 在于合作 , 在于创新 。
因此 , 作为政、产、学、研、用多方交流的互动平台 , 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将不断发挥好“粘合剂”和“加速器”的作用 , 实现开放性与实用性、研究性与应用性协同发展 。
【来源:雷锋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