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现实题材纪录片强势崛起

[光明日报]现实题材纪录片强势崛起。  本文原始标题为:现实题材纪录片强势崛起

  【见仁见智】

  近期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了一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录片展播片目 , 《青年强·中国强》《希望的田野·乌苏里新歌》等现实题材作品引发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 不止如此 , 这两年 , 《人间世(第二季)》《四个春天》《一百年很长吗》《城市24小时》等关注普通人生活状态的现实题材纪录片接连走进院线或在电视网络上线 , 引发舆论热议、观众追捧的同时 , 获得了业界的良好口碑 。 这一现象昭示着 , 现实题材纪录片正在崛起 。

[光明日报]现实题材纪录片强势崛起。  现实题材纪录片的这股创作热潮与影视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 前几年 , 影视创作领域古装玄幻风盛行 , 粗制滥造且内容肤浅的作品扎堆出现 , 对题材过度消费 , 引发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 随着一批大制作、明星多、大IP的作品遭遇票房、收视以及口碑的滑铁卢 , 古装玄幻题材的市场热度日趋减退 , 现实题材创作在政策引导、市场风向转变等因素作用下顺势崛起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遇见幸福》《陆战之王》《小欢喜》、电影《烈火英雄》《我不是药神》《等着我》等好作品不断涌现 , 持续滋养着大众的审美经验 , 使他们的观赏品位迅速提升 。 随着市场对优质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期待值越来越高 , 大量资金、机构也以全新姿态入局这片亟待开垦的热土 , 有利于现实题材纪录片生长发育的产业环境业已形成 。

  互联网新媒体则为现实题材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大众提供了重要的传播环境 。 《四个春天》凭借着制片人赵珣和导演陆庆屹的网络人气完成了口碑传播的第一步 , 关注慰安妇群体的《二十二》通过明星发微博推荐的方式登上热搜 , 吸引群众关注 , 实现了票房的低开高走 。 制片方意识到互联网营销的重要性 , 开始主动设置议题 。 一个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在网络上很容易实现“一传十 , 十传百”的传播效应 , 而贴近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天然地具有多个这样的话题点 , 为其网络宣传提供丰富素材 。 例如《早餐中国》“你有多久没有吃到故乡的早餐”等宣传文案从关注食物本身转移到关注食物面前的人 , 和人对话 , 以情动人 , 挖掘作品中思乡、怀旧等情绪 , 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 愿意参与话题讨论 , 进而关注作品本身 。

  如果说产业环境和传播环境的变化让现实题材纪录片崛起搭上了顺风车 , 那么一大批优秀创作者转变思路 , 积极投身创作 , 夯实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品质 , 则是现实题材纪录片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力量源泉 。 由第一季原班人马打造的《人间世(第二季)》将镜头对准大学教师、农民工等普通人 , 探讨医院、医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等深层话题 。 不同于《人间世》聚焦医疗这一社会敏感议题 , 《城市24小时》用时间刻度为画笔 , 对一座城市一天中上演的人、事、物进行白描 , 极致而真切的内容同样动人 。 《零零后》的主创跟拍12年 , 记录两名中国“00后”从幼儿到青年的成长经历 , 将300多小时的影像剪辑成90分钟成片 , 其中既有个人成长的精彩弧光 , 也有对当下时代教育如何作用于人的思考 。 从这些作品中 , 我们清晰感受到记录者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坚守和钻研 。

  当然 , 记录只是现实题材纪录片的一种手段 , 它更深层的目的是借助描写微观个体的现状来表现宏观时代的社会百态 , 表达创作者的见解 , 以开拓观者理解生活的思路 , 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 传达主流价值理念 。 《青年强·中国强》的创作者在做关注少年群体的选题时 , 没有选择顶尖学霸 , 而是关注普通孩子的成长历程 , 表现他们同样具有远大志向、高尚理想的精神面貌 。 拍摄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萧寒近期也将创作视野转向现实题材创作领域 , 由他拍摄的《一百年很长吗》记录了新疆大叔阿合特和广东小伙黄忠坚两个小人物的平凡故事 。 这一老一小所面对的人生困境不尽相同 , 但都咬紧牙关挺了下来 。 萧寒坦言 ,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难处 , 应以怎样的状态和心境面对 , 却考验着大家的人生智慧和生活态度 。 他想通过这部作品告诉大家 , 世界上还有一群人是以这样不服输的劲头生活着的 。 观众可以通过平视片中的角色 , 反观自身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 进而感受“苔花如米小 , 也学牡丹开”的坚强和希冀 。 这些作品反映个体所思所想、反思社会所失所得 , 并呈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 赋予了作品吸纳反哺现实的独特社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