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国|反映群众生活,挖掘生活常理,晋南眉户

说起眉户 , 许多土生土长的临汾人一定不陌生 , 那夹带着丝丝乡土气息的曲调 , 婉转缠绵 , 常让人听得入迷 , 因此也被人们称为“迷胡” 。
眉户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 因起源于陕西省的眉县和户县而得名 , 后传到山西省晋南地区 , 逐渐发展丰富成为山西省的戏曲剧种之一 。 山西蒲州和陕西同州仅一河之隔 , 民情风俗、语言习惯基本相同 , 而且交流频繁 , 因此晋南眉户也可以说是在山陕黄河两岸民歌俗曲的基础上形成 , 经山陕艺人交流 , 互相影响 , 逐渐臻于完善的 。
文旅中国|反映群众生活,挖掘生活常理,晋南眉户
文章图片
从谋生载体到艺术表现
晋南眉户的发展历史主要经过了民歌、说唱、家戏、职业班社4个阶段 。 清乾隆年间 , 京都永魁斋刊行的《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所载的12首民歌曲调中 , “两头忙”“银纽丝”“醉太平”等即是晋南眉户保留下来的主要曲调 。 这些曲调后来被一些盲人和贫民以三弦伴奏、四块瓦击节 , 走街串巷 , 打地摊演唱和为人办喜事助兴 , 以此来谋生 , 所谓“盲人琵琶曲 , 黄昏街上游 。 何人呼有酒 , 唱到月当头”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
清道光年间 , 解州社东村段耀功与河南灵宝民间艺人组织了第一个眉户家戏班 。 据记载 , 他们第一次演出 , 用的道具就是自己家里的家什 , 穿着自己老婆的嫁衣 , 在无人的庙院戏台上演出 。 当地村民得知后 , 争先攀墙观看 。 看到这样的情形 , 他们决定在第二天公开演出 , 当时演出了《放饭》《卖布》《走南阳》等节目 , 很受群众欢迎 。 到来年春节和元宵节 , 这个戏班人数增多 , 他们从解州西门外炮房借来踩高跷的服装 , 在中条山下的娘娘庙里演出了《拾万金》《三进士》《安安送米》《反大同》《古城会》等十多出剧目 , 轰动一时 。
民国十年(1921)前后 , 晋南眉户已有不少职业班社 , 如新绛孙福盛班、夏县高世维班、蒲州董庄班、临晋斗斗班等 。 解州还有赵连成开设的眉户科班 。 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名艺人 。 如临晋县的著名小旦斗斗 , 唱腔以情带声 , 快慢变化出人意料 , 句句能打动人心 。 他演《卖水》中的梅英 , 人物刻画逼真生动 , 老年观众至今仍念念不忘 。
文旅中国|反映群众生活,挖掘生活常理,晋南眉户
文章图片
从传统传承到创新发展
早期的眉户演出 , 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 。 剧目内容多反映民间家庭生活故事 。 民国十八年(1929) , 晋南遭灾 , 眉户艺人为求生存 , 在艺术上发展创新 , 吸收了蒲州梆子的锣鼓经、念白、帽翅、鞭子、口条、靴子、水袖、椅子等表演技艺 , 行当由“三小”发展到生旦净末丑齐全 , 出现了一批名艺人 , 剧目也扩大到演出大本戏和连台本戏 , 甚至敢于和蒲州梆子抗衡 , 曾出现过晋南眉户与蒲州梆子对台取胜的盛况 。
抗日战争时期 , 眉户班社被迫解散 , 艺人们四分五散 , 有的投入到蒲州梆子班社 , 有的加入到抗日剧社 , 在广场、战地以眉户连唱和小型剧目等形式宣传抗日 。
新中国成立以后 , 晋南眉户得到迅速发展 , 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南北两大流派 。 南路以临猗一带为中心 , 1952年临猗县成立了眉户剧团;北路以临汾一带为中心 , 形成了临汾地区眉户剧团 。 南派唱腔朴素大方 , 小调运用较多 , 既高昂响亮 , 又低回婉转 , 演唱口语化 , 生活气息极浓;北路节奏略慢于南路 , 唱腔富于调式变化 , 旋律起伏跌宕 , 大调运用较多 。
文旅中国|反映群众生活,挖掘生活常理,晋南眉户
文章图片
晋南眉户属于联曲体音乐 , 曲调丰富 , 传统唱腔曲牌有72大调 , 36小调 , 音乐表现丰富 , 流传地域较广 。 它的特色乐器是中音三弦、板胡、笛子、四块瓦、水水(碰铃)等 , 随着剧情的丰富 , 现在已发展为中西混合编制的中型乐队 。 此外 , 晋南眉户的表演形式吸收了蒲州梆子的水袖、帽翅、靴子、翎子、椅子、帕子等特技 , 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 包括《烙碗记》《如意店》《打经堂》《三进士》《卖水》《四差捎书》《张连卖布》等在内约有几百个 , 善于反映群众生活 , 特别是农村生活 , 同时结构简单 , 一般为单线发展 , 叙述一人一事 , 从中挖掘人们熟悉的生活常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