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建虹|吴签入局:追星界第一白富美沦为“落魄公主”!( 二 )


这是中国影片时隔7年再度获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大奖 。

导演冯小刚很激动 , 他说自己快60岁了 , 拍《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件很冒险的事 , 这个奖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
女主角范某冰也很激动 , 她拿着奖杯感谢了很多人:“谢谢冯导、谢谢中军哥 , 中磊哥 , 谢谢震云老师 , 谢谢小綦哥……”
这份感谢名单里 , 前四个人都大有来头 , 唯独这个“小綦哥”没什么名气 , 而此人正是綦建虹 。
范某冰确实应该好好感谢一下綦建虹 , 事实上 , 冯小刚也得好好感谢一下他 。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从诞生之初就始终充满着争议 。
一开始围绕的是片名能否出现“潘金莲”的字样 , 国庆临上映前又因未过审及其他原因 , 推迟改档 。
直到影片上映 , 冯小刚又在微博上同王思聪打起了嘴仗 , 理由是他爹开的万达影院排片太低 。

尽管一波三折 , 綦建虹还是顶着舆论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履行了保底协议 , 简言之就是通过5亿发行保底+20%投资入局 , 将风险完全转嫁到自己身上 。
这就意味着 , 当影片票房低于5亿元时 , 他的公司耀莱影视就会血亏 , 事实上 , 到最后《潘金莲》的票房也没有过5亿 。
为啥綦建虹要干这种赔钱不赚的买卖?

其实对于他来说 , 《潘金莲》要是票房叫座耀莱算赚了 , 要是不叫座耀莱也算赚了 。
因为 , 《潘金莲》是耀莱影视完善发行布局的“首秀” , 他必须拿下 。
与制片起家的华谊、发行起家的博纳不同 , 2010年入行的耀莱完全是一个跨界新人 。
此前 , 耀莱影视进军影视投资制作业务后的第一桶金 , 就来自参与华谊兄弟主导的项目、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私人定制》 。
这部电影为耀莱影视2014年度带来超过1400万元的票房分账收入 , 对于一个“新人”来说 , 这个起点颇高 。

如果说《私人定制》只是耀莱参与投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 , 那到了《我不是潘金莲》 , 耀莱已经彻底拿到了电影的主控权 , 并进一步完善发行业务布局 。
这一步 , 对綦建虹很重要 。 走稳了 , 他就真的入了行了 。
2012—2016年 , 热钱涌入 , 让影视成为了一门好生意 。
原本与影视毫无关系但热衷生意的綦建虹 , 在这个时候闻声而动 , 入场了 。
他之所以能迅速崛起 , 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 。
那就是成龙 。
02
成龙曾总结说:“如果要跟人在生意上合作 , 那我要跟比我有钱的人合作 , 跟比我聪明的人合作 。 他(綦建虹)就是这样的人 。 ”
成龙大哥看得没错 , 綦建虹的确是一个聪明又有钱的人 。
九十年代那会儿 , 当普通人大多还对超奢品一无所知时 , 綦建虹就看准了中国内地超奢品市场的空白 , 率先做起了这块的生意 。

他先是和香港地区珠宝大王谢瑞麟合作珠宝生意 , 然后又在2002年拿下宾利和劳斯莱斯在北京的代理权 。
改革开放之后 , 人们陆陆续续富裕起来 , 豪车市场也随着中国富豪人群的激增而水涨船高 。
这些动辄数百万客单价的商品 , 就是今后綦建虹商业版图的基石 。
而由于常年销售奢侈品 , 綦建虹接触的客户非富即贵 , 长袖善舞的他常年泡在富豪圈 , 不断扩展生意的边界 。

由此打造的“耀莱尊荣会”网聚了超过3000位的亿万富豪 , 这其中就有成龙 。
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 , 成龙就常来内地 , 那时总是綦建虹招待他 。
“我认识他的时候 , 他(綦建虹)还是黄毛小子”成龙曾在书中提及他俩的交情“当时他对我来讲算是酒肉朋友 , 也没有生意上的来往 。 ”
2008年 , 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 , 成龙长住北京 , 随时待命 , 綦建虹又一直陪伴左右 。
但这一次 , 俩人聊出了点生意——合作开影城 。

2010年 , 第一家耀莱成龙影城五棵松店开业 。
该影院地处北京西四环 , 并不是中心位置 , 而电影院的规模还特别大 , 起初 , 看到此景的加盟商不免心里直打鼓 。
到底能不能行?
2010年~2011年 , 电商、团购还未大举杀入电影市场 , 全国电影票价普遍居高不下 , 耀莱影城却率先打出低价牌 。
一张电影票连20元都不到 , 还免费送爆米花和冰淇淋 。 宁可贴钱 , 也要招揽名声的北京耀莱成龙影城五棵松店 , 一年做到全国票房单体影院第一 。

2015年 , 耀莱成龙影城数量已达32家 。
成龙曾表示:“我们俩的合作模式是 , 我去外面拿生意回来 , 他负责运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