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比王近山还冤,本应授中将最后成大校,他嫌丢脸拒绝参加授衔仪式


王近山|比王近山还冤,本应授中将最后成大校,他嫌丢脸拒绝参加授衔仪式
文章图片
王近山|比王近山还冤,本应授中将最后成大校,他嫌丢脸拒绝参加授衔仪式
文章图片
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 , 正式授予开国功勋相应的军衔 , 是对他们所作贡献的表彰 , 也是对他们出色军事才能的认可 , 而在授衔过程中 , 出现了很多津津乐道的事 , 最令人钦佩的是前后共有六位开国将帅主动让衔 , 但最后只有一位成功 , 他就是开国中将徐立清 , 也是正兵团级中唯一一位没授上将的将领 。
当然也有授衔过低的 , 如副兵团级少将贺晋年将军 , 还有被降级的 , 这其中就有大家最为熟悉的王近山 , 不过有一位开国功臣比王将军还冤 , 最初评定时他是中将 , 上报时是少将 , 最后批下来却成了大校 , 此人就是杨宗胜 。
1906年 , 杨宗胜生于湖南湘阴县 , 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 , 幼时曾读过一年半的私塾 , 就因贫苦的家境中断了学业 。 20年代后期 , 在我党领导下 , 湖南成为当时全国农运开始最好的省份 , 1927年杨宗胜也参加了农协 , 并很快成为骨干 。
1930年红三军团要去攻打长沙 , 途径湘阴时 , 就是杨宗胜给红军带的路 , 在这次战斗结束后 , 杨宗胜就参加了红军 , 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 几年时间就升为红18师供给部部长 。
1935年4月 , 红二六军团长征来到贵州时 , 杨宗胜患上严重的疟疾 , 按惯例像他这样的重病号都安排在当地老乡家养病 , 当时像这种情况很多 , 伤病好后红军战士们也就在当地生活了 , 但杨宗胜一心跟随红军走 。 病情稍微好转 , 他就告别老乡去寻找红军 ,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线一路乞讨 ,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延安找到组织 , 从中可以看出他坚定的革命信念 。
红军时期杨宗胜担任的是后勤干部 , 所以抗战爆发后也大都负责后勤工作 , 直到抗战胜利前夕才当上湘东军分区司令员 , 终于有了领兵打仗的机会 。 抗战胜利后杨宗胜率军北上 , 与中原军区部队会师后 , 当上了359旅供给部政委 。
中原突围时 , 长时间的急行军和连续作战 , 过度的疲劳令杨宗胜身体状态大不如前 , 而此时儿子杨应九的牺牲对他的病情可谓是雪上加霜 , 但他在掩埋儿子遗体后 , 调整状态继续领兵前进 , 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一切困难 , 终于冲破敌人层层围追堵截 , 来到豫陕边界 , 赢得最终的胜利 。
新中国成立后 , 杨宗胜历任西南军区后勤部驻成都办事处处长 , 总后勤财政部部长和总后马政局局长 , 1952年军级评定时 , 杨宗胜是副兵团级 。
55年授衔时 , 副兵团级干部授上将衔有19位 , 授中将衔有22位 , 授少将衔的就是前面提到的贺晋年将军 , 依照这样看来 , 杨宗胜至少是中将了 , 不过因为他曾“包庇”湘阴县一位曾经帮助建立抗日根据地有功的开明绅士 , 犯了“错误” , 职务由副兵团级降为准军级 。
授衔时 , 他最初评的是中将 , 上报的少将 , 批下来竟成了大校 , 要知道军级干部没有授将衔的 , 也只有20位 , 基本都是抗战时期参军的 , 资历不够 。 像杨宗胜1930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 , 竟也没授将衔 , 这让杨宗胜接受不了 , 所以授衔仪式也没有参加 , 大校服送到他家后 , 他看不没看让人锁在箱子里 。
【王近山|比王近山还冤,本应授中将最后成大校,他嫌丢脸拒绝参加授衔仪式】1956年他找到老上级王震 , 将他调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副参谋长 , 这样就可以不穿那套大校军服了 , 此后杨宗胜在新疆工作了几十年 , 70年代还当上了建设兵团的副司令员 , 他为这片辽阔的土地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 , 把自己的余生都贡献在这里 , 为新疆农垦事业、工业生产和保卫边疆作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