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郑大许秀成:给大地施一把好肥

:原题为_中国青年报|郑大许秀成:给大地施一把好肥。
郑大许秀成:给大地施一把好肥
步入耄耋之年 , 许秀成仍然坚持每日工作8小时 , 每天精神抖擞地穿梭在郑州大学北校区 。 近70年来 , 他从未停下在化肥研究领域的耕耘 。
他是郑州工学院(2000年并入郑州大学)磷肥科研组的创始人 , 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四等奖 , 中国专利优秀奖 。 他研发的化肥制造方法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 , 制造技术出口到世界各国 。 他是产学研结合的先驱 , 上世纪七十年代就为河南新乡县建起一座氮肥场 。
84岁的他荣誉傍身 , 却还在不停地给自己创造新的起点 。 在他的眼里 , 自己“还算太老 , 还能干点事情” 。 “‘新疆’我们去”
1942年 , 河南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旱灾 , 3000万人流离失所 , 加上日军的围堵 , 这片古老的中原大地尸横遍野 , 民不聊生 , 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亲眼看着儿子、儿媳、老伴和其他亲人、乡亲离去 。
这是电影《一九四二》中的场景 , 也和许秀成童年时的见闻有许多相似之处 。 他出生在1936年 , 还不满1岁时 , 日本侵略者踏上中国的土地 , 为了躲避战乱 , 年幼的许秀成跟随父母颠沛流离来到江西 , 战火和贫困交加 , 农民食不果腹 , 儿童骨瘦如柴 。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总是受“老天爷”的摆布 , 生活最艰辛 , “要为农民做点有用的事” , 由此成了许秀成的志向 。 17岁那年 , 许秀成考入天津大学 , 他选择了无机物工学专业 , 大四时还选修了化学肥料专门化 。
他和化肥的一世“情缘”由此开始 。
毕业后 , 许秀成留校任教 。 时值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10年 , 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的大事 。 中国是农业大国 ,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 , 1959年初 , 为了支持河南粮食生产 , 提高河南工学高等教育质量 , 教育部从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等高校选调一批教师 , 支援郑州大学工科建设 。 当时 , 郑州大学化工系在新乡 , 与从新乡师范学院分出来的化学工程系共同组建成了河南化工学院 。
那时 , 许秀成与妻子孙以中正值新婚蜜月期 。 新乡师范学院书记到他们家里询问二人是否愿意到新乡工作 , 孙以中误将“新乡”听成了“新疆” , 当即表态“新疆我们去” 。
不惧迁往祖国西部的3000公里远路的许秀成夫妇 , 与另外24位天津大学教师一起来到河南新乡 , 成为河南工学院的首批教师 。 年轻的老师把新乡当成了“新的家乡” , 在这里扎下根来 。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 , 办学条件十分艰苦 , 学校被迫放长假 。 许秀成忍着饥肠辘辘 , 每天钻进图书馆看资料 。 许秀成不仅自学 , 担任教工团支部副书记的他还组织老师们学外语 , 请同样从天津大学来到新乡的教师刘庆教老师们日语 , 他自己也经常到留学过日本的新乡师范学院化学系老教授姚从工那里请教 。
学外语带给许秀成许多接触国际前沿研究动态的机会 。 他从日文杂志上看到 , 日本两所知名大学正在研究美国的钙镁磷肥 , 但是建立的数学模型存在错误 , 于是自己动手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及数学表达式 , 力图从机理上剖析钙镁磷肥 。
那时候没有计算机 , 许秀成只能用手摇计算机建立模型 。 经过反复研究和尝试 , 他提出用“玻璃结构因子”配料法指导钙镁磷肥配料生产 , 研究成果为利用低品位磷矿生产磷肥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 应用这项发明 , 濒临倒闭的湖北大峪口磷矿扭亏为盈 , 年创经济效益达到5000万元以上 。 这一年 , 许秀成只有27岁 。
走出国门的中国专利
1969年 , 新乡县政府请郑州工学院帮助筹建一座小氮肥厂 , 取名为七里营化肥厂 。 许秀成与9位老师一起承担起全厂设计技术工作 , 吃住全在工地上 。 经过15个月的连续奋战 , 1970年的建党节那天 , 许秀成负责设计的碳化车间第一个顺利开车 , 产出碳铵成品 , 全厂合成氨年产量迅速达到3000吨 , 对当地的农业工业化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 如今 , 七里营化肥厂已发展成为年产超过50万吨合成氨的知名上市公司——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