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在海底“种”珊瑚


珊瑚|在海底“种”珊瑚
本文插图
热海所科研人员在海底修复珊瑚 。
海南热海所供图
核心阅读
成片的珊瑚及珊瑚礁 , 是天然的防波堤 , 能够有效减弱海浪对海岸的冲击 。 然而 , 珊瑚礁曾在一些海域逐步消失 。
采取科学的方式修复珊瑚 , 对维护海洋环境和海岸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在海南省三亚市凤凰岛西侧海域 , 多年来 , 研究人员年复一年地在海底“种”珊瑚 。
珊瑚移植筏抵达试验海域后 , 研究人员换上潜水服 , 向海中一跃——这是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热海所”)珊瑚养殖组研究人员工作的日常 。
在海上试验平台上 , 热海所所长陈宏正带领研究团队把采集来的珊瑚亲本分解成小块 , 绑在苗床上 。 稍后 , 这些珊瑚苗床将被种入海中 。 白天试验、晚上研究 , 他们心底一直酝酿着一个计划——在海底建起一座美丽的珊瑚花圃 , 培育百万株珊瑚 。
海底试验一波三折 , 危险与收获并存
在凤凰岛西侧海域 , 成片的珊瑚浮翠流丹、层层叠叠 。 但在10年前 , 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 只在凤凰岛西侧有少量的珊瑚礁 , 而活着的珊瑚更是难得一见 。
2011年6月8日 , 凤凰岛珊瑚礁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开始 。 这一天 , 在三亚市原海洋与渔业局的支持下 , 热海所研究团队在凤凰岛西侧、白排礁灯塔附近的海域试验性地投下了一块约500斤重的人工珊瑚礁 , 上面附着当年培育的石珊瑚苗 。
“在河口地区污染及退化性水域开展珊瑚礁生态修复 , 无论是技术还是模式 , 几乎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 。 ”陈宏告诉采访人员 , 试验一开始 , 难题就出现了 。 凤凰岛人工造岛之前 , 石珊瑚的自然分布深度可达5至6米 。 而在试验区域 , 水深4米以下很难见到珊瑚 , 残存的极少量珊瑚主要分布在深度2米左右的浅水区 。 研究团队开展调查后发现 , 由于水动力变弱 , 沉积物增多 , 透明度降低 , 新生的珊瑚苗无法在4米以下的深处附着生长 。 随后 , 研究团队及时调整了试验方案 。
在海底试种珊瑚充满不确定性 , 同时危险重重 。 若不幸遇上台风 , 刚开始培育的珊瑚苗种 , 就会在剧烈的波浪冲击下荡然无存 。 陈宏介绍 , 试种珊瑚的海域 , 透明度经常不到1米 , 水下伸手不见五指 。 一次水中作业时 , 他被废弃的渔网缠住 , 经同伴帮助才化险为夷 。
不过 , 艰苦和危险之后 , 常常会有惊喜与收获 。 “我们发现 , 珊瑚苗在受到伤害时 , 会形成愈伤组织 , 周边还会出现大量的新生水螅体 。 这些水螅体竟能够演化成为珊瑚体 , 这一发现为研究珊瑚的无性繁殖技术提供了启发 。 ”陈宏介绍 , 一个水螅体的周围会生长出4至7个新芽 , 新芽逐渐发展成为珊瑚苗 , 这大大促进了珊瑚的繁殖速度和产量 。
2016年 , 受台风影响 , 一部分珊瑚被破坏 。 研究所便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 , 重新培育出4万株珊瑚苗 , 形成了1500平方米的珊瑚礁群雏形 。 在2017年年初 , 研究团队对试种的珊瑚生长情况开展“回访”统计:2016年种下的该批珊瑚成活率大于95% , 开局取得了进展 。 2017年 , 热海所在凤凰岛海域又培育了10.13万株珊瑚苗 。
充分了解每种珊瑚的个性 , 培育共生物种
解决了珊瑚繁育问题 , 如何使珊瑚长得美、长得快 , 成为热海所研究团队最关心的问题 。 据介绍 , 每种珊瑚的生存习性都有差异 , 只有充分了解其个性 , 才能精准地为它们创造良好的自然条件 。
珊瑚的健康成长 , 离不开共生生物的陪伴 。 有研究表明 , 共生关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赖以维系与生长的基础 , 热海所办公室主任李玉蓉介绍:“我们发现 , 货贝与软珊瑚存在共生关系——货贝清除软珊瑚体表的有害微藻 , 而软珊瑚则为货贝提供生存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