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刚进湘潭锰矿,要推三百斤碾子碾矿石,中国锰都”老员工致敬从前的光辉岁月

湘潭锰矿位于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 , 始建于1913年 。 储量极为充沛、锰矿品质极优 , 历经商办、官办、日军采掠的颠沛流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国营矿山随之建立 。 1950年 , 我就入职湘潭锰矿 , 直到1981年病退 , 31年时间里 , 我的事业与青春都在湘潭锰矿 , 作为百年沧桑的“中国锰都”的一分子 , 我为这段职业生涯而骄傲而自豪 。 回望消散在岁月深处的湘潭锰矿 , 不是伤感的缅怀 , 而是致敬从前的光辉岁月 。
湘潭|刚进湘潭锰矿,要推三百斤碾子碾矿石,中国锰都”老员工致敬从前的光辉岁月
文章插图
(罗华松:1930年出生 , 1950年进国营湘潭锰矿 , 历任碾工、记工员 , 1981年行政19级材料员病退 。 )
锰矿上班伊始 , 每天下班后就想睡觉
湘潭锰矿的发现 , 始于1913年湘潭上五都锰矿的探明 。 在发现湘潭上五都锰矿之前 , 我国的地质工作者已先后在湖北兴国州和湖南的安仁、常宁、耒阳等地探测发现了锰矿石资源 。 但这些地方的锰矿石资源品位都不高 , 且分布不集中 。 而根据勘测 , 湘潭上五都的锰矿石资源分布集中 , 而且品位高 。 因此 , 上五都锰矿石的探明 , 给当时国内的煤铁冶炼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国营矿山随之建立 。 从1950年到1980年 , 矿山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建 , 使得矿山生产由露天开采氧化锰 , 转为坑下开采碳酸锰;由手工作业 , 发展为机械化生产;由单一产品 , 发展为具有采矿、选矿、烧结、冶炼、制粉、电解金属锰等多品种生产的综合性冶金联合企业 。
我是1950年 , 一个远房亲戚介绍我去湘潭锰矿的 。 远房亲戚跟湘潭锰矿下属的锰粉厂厂长李洪林从前是同事 。 李洪林问我 , 你是读过书的人 , 怎么愿意来锰粉厂做苦力?当时虽然锰矿规模世界第一 , 但都是手工操作 。 像锰粉厂的锰矿石 , 靠人力两人往返推动三百多斤重的碾子 , 把锰矿石碾压成锰粉 。 我初中肄业 , 当时算是个读过书的人 , 我年轻不信邪 , 再苦再难的工作都敢做 。 当时碾工都来自于农村 , 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坚持不了 。 而我原是一个资本家少爷 , 他们根本不相信我能做得了这个事 。
参加工作后 , 每天一个班下来 , 全身上下 , 包括鼻孔耳朵都是黑色的锰粉 。 沉重的劳动 , 让我每天下班后就想睡觉 。 常常是胡乱扒两口饭 , 澡也没洗 , 倒头就睡 。 过了一个礼拜 , 李洪林问我吃得消不 , 我咬牙点头 。 又过了几个月 , 因为我工作吃得苦 , 霸得蛮 , 又认真 , 加上我在当时文盲占百分之八十的工人里 , 算是有文化的 , 所以李洪林调我做记工员 。
记工员的工作是考勤 , 早中晚去车间和工地 , 看工人是不是按时上下班 , 并登记在考勤表上 。 中间也去车间工地巡查 , 看有没有工人脱岗 。 记工员比碾工舒服一万倍 , 我很是心满意足 。
湘潭|刚进湘潭锰矿,要推三百斤碾子碾矿石,中国锰都”老员工致敬从前的光辉岁月
文章插图
(锰矿铁路专线火车 , 主要用来运输生产原料和对外销售的产品 。 )
材料分类管理目录 , 被重工业部在下属矿山工厂推广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 手工生产的湘潭锰矿已经不能满足各大钢铁企业产能的需求 。 锰矿决定机械化生产 。 当时长沙就有两家工厂生产雷蒙机(矿石粉碎机) 。 经过调研考察 , 1951年 , 湖南大学毕业的工程师任石龙 , 选择了长沙一家工厂的雷蒙机 , 从此锰粉厂开始进入了机械化时代 。 在大大提高产能的同时 , 也把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 1954年又购买了选矿机和洗矿机 。 这个时候开始 , 锰粉厂的生产从作坊式手工迭代到机械化 。
上世纪50年代初 , 锰矿传出矿产资源枯竭 。 为了解决矿工的生计 , 当时还调出一千多人去武汉钢铁公司工作 。 剩下的人 , 每天都惶恐不安 。 冶金工业部地质局湖南分局901队在1954年组织了首次碳酸锰矿床勘探 , 并提交了《湘潭锰矿地质勘探报告》:“共获工业储量907.5万吨”“远景储量164.8万吨” , 刷新了此前对湘潭锰矿蕴藏量的预测 , “中国锰都”的声名也就此而起 。 锰矿此后又是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