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人序|厚道却可安享一世,待人之道:精明获利一时

与人相处 , 不仅是一门学问 , 也是一种艺术 , 更是一种智慧 。 一句出自《老子》的谚语:“大智若愚 , 大巧若拙 。 ”待人之道 , 精明获利一时 , 厚道却可安享一世 。
【旧人序|厚道却可安享一世,待人之道:精明获利一时】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 , 那就是尚“拙” 。 他说:“天下之至拙 , 能胜天下之至巧 。
他坚信 , 太精明 , 善于玩心机的人 , 不善于好好做事;能做成事的人 , 不用玩心机 。
在他眼里 , 那些简单率真、毫无心机、充满热忱、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人 , 往往极具匠心精神 。 所以 , 他对玩心机的人总是敬而远之 。
人不能总想占小便宜 , 总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当你回归厚道时 , 反而会比精明得到更多 。
《红楼梦》第五回中揭露王熙凤命运的一支曲子:“机关算尽太聪明 , 反算了卿卿性命!”周瑞家的也形容她“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 。 ”
很多时候 , 过于精明 , 过于算计的人 , 往往会错失更多东西 。 包括亲情 , 友情 , 爱情 , 贵人 , 机遇 , 等等 。
太阳一到中间 , 马上就会偏西;月圆 , 马上就会月亏 。 太用力的人跑不远 , 太精明的人不会得到更多 。 常怀宽厚之心 , 厚道待人 , 不要计较一时得失 , 懂得让利于人 , 才能收获更好的未来 。
李嘉诚嘱咐儿子的一段话:“你和别人合作 , 假如你拿七分合理 , 八分也可以 , 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 ”肯低头 , 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 , 就永远不会退步 。 太过精明 , 太过计较眼前的得失 , 不懂得让利 , 很可能赚了眼前 , 却输掉未来 。
《水浒传》中 , 水泊梁山最初的寨主是人称“白衣秀士”的王伦 。 王伦本是一名落地秀才 , 因屡考不中 , 拉了一批弟兄在梁山安营扎寨 。 手下有宋万、朱贵、杜迁三人 , 聚集着七八百个小喽啰 。 虽然是梁山泊的首任寨主 , 但为人斤斤计较 , 爱算计 , 心胸狭隘不能容忍比他强的人 , 对前来投奔的林冲、晁盖等人屡次刁难 , 后来在晁盖的送行宴上 , 被林冲火并 。 不仅梁山寨主的地位没有保住 , 连性命都丢了 。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坛 , 胡适的厚道是出了名的 。 他不像鲁迅那样尖刻 , 不像徐志摩那样多情 , 也不像钱钟书那般骄傲 , 他宽厚、善良、真诚 。
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 , 曾经是许多人的口头禅 , 无论相识与否 , 文人雅士、社会贤达多引以为荣 。 胡适的朋友自然多是志同道合的文化学术界的精英 , 但也不乏社会下层的厨师、菜夫、引车卖浆者 。 这样好人缘 , 是和他的厚道分不开的 。
1938年 , 胡适去了美国当驻美大使 , 他没有多少外交经验 , 四处求人 , 每天都要应酬 , 累得半死 , 情绪极差 。 然而他的下属 , 却丝毫没有被他的坏情绪波及 。
胡适寄给他妻子的信里说:
我现在做的是受罪的事 , 但你知道我的脾气 , 我不去就罢了 , 去了 , 我总要把全副精神摆出来 , 总不要叫人家看我的臭脸 , 总不要叫大家跟着我受罪 。
胡适教育自己儿子说:
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 , 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 , 时时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 , 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 , 他受得了吗?我不愿意的 , 他愿意吗?’你能这样想 , 便是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