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其实,整理物品也是皮球爸现在还需要学习的。
以前我的袜子总是莫名其妙出现在地上,衣服总是在沙发或者某处箱子上凹造型,拿出东西老是忘记放回原处。经过皮球妈多次“教育”后我终于幡然醒悟,原来,这是没有整理物品能力(废话划掉)。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2: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我相信能解决题主的疑惑。
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让孩子独立整理自己的生活,是从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开始。
这本书结合美国通用的沟通方法、商务指导、体育训练方法等,从小事引导孩子,培养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双击空白处不会出现全文第一、想整理,先分类
因为分类是一切整理的基础,而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有不同的分类偏好,所以这不是由父母规定就可以解决的事。家长应先引导与了解孩子的分类习惯,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分类方法。(比如让皮球爸先分清掏耳朵和指甲剪是可以分一个类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好多父母会带着孩子玩这样一个游戏。拿出一些卡片,有水果、有动物,让孩子把水果分成一堆,动物分成一堆。这种最基础的分类训练,不仅有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也是孩子自己分类物品的基础。书中提出按照类别,利用图示法,表格比对等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分析和思考的分类能力。
第二、学收纳、学取舍。
很多断舍离的大佬可能更有体会,第一步是各类箱子和各种袋子对收纳重要性。用什么样的容器来收纳,物品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收纳的地方贴上图标或者照片,或者用半透明的箱子。
第二步是学会取舍,从培养孩子空间感开始,让孩子思考哪些是要留下,哪些是要丢掉的。在扔东西的时候不要让孩子毫无概念的随便丢弃。通过取舍,在收纳盒取舍中教会孩子懂得感激和珍惜。
第三、行动起来吧。
从明确的指令引导孩子具体的行为动作开始,达到目的前坚持反复练习。在一定时间内孩子能力可能停滞不前,但是家长一定要保持耐心,保持乐观的期待,坚持下去。
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JAM网站上的三步曲:
1.由父母来做,让孩子在旁边学习整理方法。
2.父母一边示范,一边教孩子整理方法,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尝试自己做。
3.由孩子自己整理,父母在旁看。
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在书后半段有具体操作指导,比如在引导过程中,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处理。提示要用技巧,孩子做到了要表扬,没做到要重新做等等。
最后,自我管理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希望看了专栏的“忍住,别插手“系列的3本书后,大家能通过书中列举的方法,一边鼓励孩子,一边共同训练,培养出孩子的自立性。
在孩子未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前,我们要有耐心,一旦养成了好习惯,之后的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轻松起来。
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网友的回复
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摆摊
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归位。
都是娃自己收拾,当然不是天生的。我也没看过书…我懒,我天天要给他们做饭,要陪他练琴,陪他刷题。我真没力气追他收拾,也不想。
和学琴顺序一样………
引导兴趣——共同协作——逆反——威逼利诱——恩威并施——做不完不许睡觉——习惯成自然——爱上整理收纳——成功!
嗯,还有,家长以身作则,家里永远是干干净净,井然有序的,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别要求孩子了。
■网友的回复
对小孩子说「你也不收拾收拾」并不管用从小,我就是个不擅长整理的人。在我印象中,妈妈那句「你也不收拾收拾」说了有千百遍,但这话实在让我厌烦,所以只当作耳旁风,任她说去。(和那句「还不快去念书」一样……)
因为单单一句「收拾收拾」太过笼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以及该怎么做。
所以,我帮女儿实行了「细分化」(p.35 介绍过)整理。不要光说一句「收拾收拾」,而是下达具体的指示。
比如「把画册放到右边的书架上」「把堆在地板上的积木收进红色的箩筐里」等。 给他们尽可能具体的指示,孩子们就能更容易落实下去了。
没错,给孩子们下达的指令也要细分化。这不光可以用在整理上。
比如,我家孩子不喜欢洗澡,就算我跟她说:「喂,该去洗澡了!」她也丝毫不会为之所动,继续看电视,玩玩具。
所以我变了个法子,在下达指令时也开展「细分化大作战」。
「要去洗澡了,赶紧把衣服脱了!」虽然极不情愿,但在这声指令下,她还是会一边看电视一边脱。等衣服脱光后,她也只能乖乖认命,往浴室跑了。
早上去幼儿园也一样,我们对孩子说的经常是「该去幼儿园了」或「都已经 9 点了」,这些话其实是在兜圈子,孩子们或许根本不以为意。
所以我改口成「该去幼儿园啦,快把电视关掉」或是「马上就 9 点了,赶紧把鞋穿上」。下达具体的指令后,孩子们就会行动起来了。
或许,有些父母还有这样的疑虑:
「要是我家孩子变成只有下达一个个具体指示才会行动起来的人,该怎么办?」
「我希望他能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自行整理的孩子……」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网友的回复
最近,孩子老师把全校的家长都拉进了一个群,说要带着爸爸妈妈们一起学习,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老师问到,在家里小孩最让人头痛的事情是什么。群里就炸起来了,家长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了“小魔怪”在家所干的“坏事”。
其中,有一位妈妈特别搞笑,她说,小孩在家里的时候,家里的客厅就没有干净整齐过;刚收拾好的客厅,一转身的功夫,孩子的玩具、绘本、衣服,就像经历了台风一样,散落一地,怎么收拾都收拾不完,问老师怎么办。当时老师就回复,妈妈可以让他自己收拾,小朋友在学校都是自己收拾自己玩过的教具,我们从来不插手帮忙。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系列丛书中,第二册刚好就说到了《整理好身边的物品》这个内容,跟老师的教育理念一样,就是让孩子从认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学习整理好自己的玩具,一步一步地学习自立,整理好身边所有的事情。
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作者高取志津香是一位多年从事儿童培育的教育工作者。早在1998年,与美国友人创立了非营利机构JAM网站交流平台,并担任法人。以“训练孩子的自立性”作为育儿理念,在日本的报纸、杂志、书籍等多渠道,提出的沟通技巧和训练方法,引起了社会各界很大的反响。
高取志津香的《整理好身边的物品》这本书非常有趣易读,书里通过15个场景训练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如何从物品分类引导小孩子参与到整理中,到最后孩子可以独立完成整理,让小魔怪变身成为整理小达人。
家长要明白,孩子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
孩子还小,还不懂得怎么收拾,即便收拾了,也做不好,最后还不是需要大人来收拾;有时候家长会觉得,既然这样,倒不如直接家长代办好了,等孩子长大了,他自然就会自己收拾。但事实上,哪有不学习就会的本领。
保姆式的育儿方法,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把孩子大大小小事情都包办好,小孩没有接触、学习的机会,自然只能担当“小魔怪”的角色,因为他知道弄乱了,自然有人会收拾。
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孩子形成自立意识,“别插手”是宣扬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从整理好身边的物品开始,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可以在父母的身边,一步一步地学习自立。
首先,需要创造一个方便整理的环境
1、 物品分类和收纳工具
在开始整理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要整理的东西有哪一些;这些物品我们要怎样分类,才能更好地让我们完成整理。一般情况下,分类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着手:类别、规则、使用习惯、物品用途。
类别,就是按物品的种类,比如书籍类、电动玩具类、毛绒玩具类等;
规则,就是有明确分类的规则,最常见的有垃圾分类;
使用习惯,就是按照小孩的使用习惯,把常用、偶尔用、不常用的东西区分开来;
物品用途,就是东西从用途来区分,比如苹果和鞋子就需要分开收纳。
分类好了之后,我们就要考虑用什么工具收纳,这里的建议是箱子。最好是半透明、可移动的箱子,细小物件也可以考虑用文件袋。
2、 收纳物品的位置、高度,需要考虑小孩的使用习惯
物品放置的位置最好考虑就近原则,高度最好是小孩轻松能够得着的。比如,书包放在进门处比放在房间里好,因为小孩放学回来一进门,背包一脱一放,就已经完成物品的归位;这比进门脱鞋,走上一段路,开房间门,再放好书包,容易多了。
把整个收纳过程简化成1?2个动作,方便完成,会让小孩子感觉,整理物品其实很简单。小孩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就养成了能主动收拾、整理物品的习惯,同时,还会在他心里埋下一颗喜爱整理的小种子。
3、 给收纳位置贴上标签,让孩子轻松把东西放回原处
年纪小的孩子可能还没有开始认得字,就已经具备了收拾整理的能力,那么,张贴的标签最好是物品的照片,或者代表物品的图案。把这些简单、易懂的标签,张贴在收纳的架子上、箱子外、抽屉外等显眼地方,能让小孩轻松地把物品放回原处,完成收纳整理。
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其次,与孩子一起,学习整理的方法
在小孩能够独立地完成整理前,父母的角色就是教练,需要一步一步地训练孩子的整理能力,帮助孩子养成整理习惯。那么,父母要怎么做呢,作者高取志津香在《整理好身边的物品》一书里,提出“成为整理小达人的作战三步曲”:
第一步,家长来整理,孩子在旁边,看着学习。就像我们学习一道新菜色一样,首先我们要弄明白整个步骤怎么做,才能开始下锅。
第二步,家长和孩子一起整理,一边做一边学,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自己动手整理。
第三步,孩子自己整理,家长在旁边观察。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具备了整理的能力,但可能还不是很熟悉,家长可以在旁给予鼓励和关注,但千万别插手!
怎样养成小孩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
最后,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跟小孩沟通的方法
高取志津香在《整理好身边的物品》一书里,每个章节后,都会有一个“父母千万不要这么说”、“父母可以这么说”的小提示,一再的强调父母跟小孩的沟通方式非常关键。积极的语言,可以引导小孩主动想办法完成整理;消极的语言,只会让小孩感到压力,产生抵抗情绪。
千万不要说类似,“你怎么回事这么乱”、“跟你讲过多少次了”、“真拿你没办法”、“这次先帮你,没有下次哦”,等等带有负面暗示的语言,这会让小孩有一种错觉,感觉自己干不好这事,又或者干不好父母总会帮忙收拾,这些都会影响小孩错误看待整理这件事。
正向的沟通语言,可以是明确的指引,也可以富有引导性的疑问,比如:“喝完水,水杯要放回桌子上,拿水杯要放平,注意别把水洒出来了”、“刚刚妈妈怎么说的,你能给妈妈重复一遍吗”。最后正向的沟通语言,还包括了对小孩的鼓励和肯定的话。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虽然我们没有得到资格认证就上岗了,但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找到方法,不急不躁地把我们懂的教给孩子,让他慢慢地学会自立,让他有能力独立解决更大的人生难题,这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就。
■网友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