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科技报国,“航发工匠”权晓宁:动力强军

央广网西安6月28日消息(采访人员舒隆焕)“专家就应该干别人干不了的活 , 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 ”这是有着15年一线数控车工经验 , 技能专家权晓宁的工作信条和干事的底气 。
2002年 , 权晓宁在选择学校时因为“航空”二字 , 激起了他追梦蓝天的兴趣 , 报考了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2005年毕业时 , 又因为“航空”二字 , 应聘到了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立誓动力强军 , 科技报国 , 这一干便是15年 。
中国航发西控是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产品研制生产企业 ,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 其产品复杂性、精密性不言而喻 。 权晓宁是该公司十四分厂专家型数控车工 , 擅长复杂型航空零件和非金属易变形材料加工 。 在他眼里 , 航空发动机零件生命攸关 , 必须零缺陷 。
“新冠疫情发生后 , 公司在2月17日已全面复工复产 。 ”谈及今年的疫情 , 权晓宁说:“复工复产后 , 我们进厂区戴口罩、测体温 , 厂区定时消杀 , 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 生产现场紧张有序 。 工作之余我也关注疫情变化 , 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等‘逆行者’ , 他们一段段的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 , 让我备受鼓舞 。 ”
权晓宁坦言 ,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 , 生活和工作虽恢复如初 , 但他仍然神经紧绷 。 他说:“复工复产后我们要加班加点把产品进度赶回来 , 严把质量关的纪律一刻也不能松懈 。 ”十四分厂另一位数控车工说:“复工复产后 , 权师傅都是早来晚走 , 有急活难活也主动请缨 , 在哪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 而且他干的活儿质量高 , 我们都放心 。 ”
他心怀梦想 , 心平手稳 , 毫厘之间 , 把握分寸 。 他身怀绝技 , 心细如发 , 探手轻柔 , 下刀精准 。
正是这份敬业、严谨 , 工作15年来 , 权晓宁获得了多次殊荣 。 陕西省国防工业系统十大青年岗位能手、陕西省技术状元、集团公司一级技能专家、西安工匠......今年4月 , 他又获评2019年陕西省首席技师 。 他说:“虽然评上了首席技师 , 但我深知自己离‘大国工匠’差距还有很大 ,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深耕航发事业一线 , 扎实学习理论、提高技能水平 , 再创佳绩 。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不久前 , 为了解决一项零件加工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 , 权晓宁改进工装 , 自制刀具 , 发明了“车挤”一次加工成型的新方法 , 此方法不仅代替研磨工序 , 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 同时也为后期零件装配的互换创造了有利条件 , 有效缩短了加工周期 , 守住了产品交付节点 。
加工中 , 权晓宁大胆尝试 , 不断创新 , 自制工装、刀具几十项 , 为分厂解决了40多项加工难题 , 多次在技术立项中获奖 , 并先后多次在金属加工杂志上发表论文 , 引起共鸣 。 他发明的《硬度HRC60以上高精度型面零件以车代磨》的新型加工工艺 , 使零件一次装夹定位加工成型精准而高效 , 提高了生产效率 , 节约了成本 。
诸多殊荣的背后 , 源自权晓宁对产品的敬畏之心 。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 , 我生产的发动机零部件 , 既关乎国防安全 , 又关乎飞行员的生命 , 容不得半点闪失 。 ”权晓宁认为 , 作为一名一线数控车工 , 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耐得住寂寞 , 守得住清贫 , 更重要的是拿产品说话 , 让每一个产品成为精品 , 因为产品质量关乎航发人的生命 , 是企业的根基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