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气象站|“新基建”是云服务市场的“临门一脚”( 二 )


生存之外 , 是市场之争 , 而这样的竞争又往往以价格战的方式进行 。 2014年几个大厂发起云服务价格战 , 某大厂云服务商以一分钱的报价拿下了价值数百万的某城市政务云订单 , 就是当年惨烈的云服务价格战的表现之一 。 经过几年的价格战 , 京东美团和苏宁云业务到今天已很难再支撑下去 。 互联网商业竞争的重要特征是 , 在某个新的业务萌芽出现前 , 通过大幅投资占据市场优势 , 以价格战巩固之 , 这中间对资金有大量的要求 , 以承受业务扩展和亏损的需要 。 云服务市场也不能避免这一规律 。 马云曾说每年要给阿里云投资10亿元 , 连投10年 。 但是到了2018年外媒曝出的消息是10年阿里云获得投资430亿元 。 这已很能说明云服务的资金门槛的高度 。
在资金门槛外 , 还存在着技术门槛 。 一个云服务平台能够提供的数据分析能力 , 以及服务企业的能力 , 决定了这一平台的增长空间 。 云服务行业有toB和toC两种路径区别 。 ToC的业务相对简单 , 以个人数据存储为主 。 ToB的业务目前还看不见尽头的增长空间 , 但要求云服务商具有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 , 以及与企业长期的合作能力 。 云服务商要获得不断的业务增长 , 也需要实现自我超越 , 例如 , 具备从视频和游戏的赛道 , 切换到金融和政务云赛道 , 以及从IaaS发展到PaaS和SaaS的实力 。 实际上 , 由于近年的价格战和技术发展趋势 , 云服务市场的玩家已开始出现集中化 。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 , 阿里云和腾讯云占全国市场的63.4% , 其余头部企业还包括天翼云、华为云、浪潮云和金山云等 。
由于数据迁移成本非常高 , 一般来说企业选择了某个云服务商就不会再放弃 , 这意味着云服务商们的用户粘性特别高 , 也意味着目前已经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云服务商们业务基本盘非常稳定 。 但现在云服务还是一个增量市场 , 上云企业和机构在不断增加 。 部分企业为了保证数据安全 , 会采用“双云”策略 , 最终云服务市场还会有新的玩家做大 , 但普通的云服务商如若还要寻找机会 , 恐怕只能让自己从属于某个大厂 , 而不是寻求全产业链式成长的发展方式了 。
【产业气象站|“新基建”是云服务市场的“临门一脚”】下一步是工业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