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家遇见职业倦怠期咋处理的
如何走出倦怠的困境,重新找回奋斗的状态?
《自我驱动心理学》中指出,走出”感觉身体被掏空“的倦怠,关键在于,拥抱挑战、创新和改变。
1)恐惧源于未知,搞清楚自己害怕的究竟是什么
2)放弃改头换面”做全新的自己“的想法,试着换个角度看待自己
3)改变工作方式,职业规划多样化,拓展职业空间,扩大格局
1)搞清楚自己害怕的究竟是什么
大部分的恐惧,都源于未知。未知不仅会引起恐惧,也会无限地扩大恐惧。在医院等待化验结果的煎熬,最能说明这一点。
对于身处职场中的人来说,对于挑战的恐惧,或者说对于挑战遭遇失败的恐惧,比失败本身更折磨人。搞清楚自己害怕的究竟是什么,放下以往的成功带来的”偶像包袱“,轻装上阵,直面挑战,是重新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感的首要条件。
2)换个角度看自己,改善比完美更重要
在这里想问一个问题:2018年只剩下80天,你年初定下的计划都实现了吗?你在新年伊始的时候立下的”做全新的自己“的志愿,完成了多少呢?”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是更常见的状态,根源其实不在于意志不坚定、自控力不强,而是设定的那个”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目标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做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不急不停是更好也更持久的状态——你不需每次迈出的步子很大,只需要每次往正确的方向迈一小步,持续地走下去就好。
3)给工作加点”料“
对于这一点,作者给出来两种方式。一种是”盆栽艺术“,职场人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盆栽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丰富、专业知识的进阶,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给盆栽植物移植到更合适的盆里,让植物在新的环境中扎根生长。也就是说,给职业生涯增加挑战,如同游戏闯关,从新的挑战中收获心理满足。
【请问大家遇见职业倦怠期咋处理的】 另一种方式,是职业规划的多元化。这几年兴起的”斜杠青年“,就是这一规划的体现。”如果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能在多个方面得到积极反馈,那么在面对创新和改变时,心理会变得更加坚强,不会害怕失败,也不会那么脆弱“。就像斜杠青年,他们的自信是建立在三角架上的,而不是吊在一棵树上的。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需要完全从头开始:审视自己的知识面、兴趣爱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理财能力、育儿能力,等等,重新组合,就可以又一个新的方向。比如育儿知识+表达能力,就可以做一系列的线上课程,写作能力+营销能力,就可以在新媒体中分一杯羹。
当然并不是说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无极限,每个人也都不尽相同,但是相同的是,只有真正让你心生欢喜的事情,才是你的热情所在。
这本书的作者史蒂文·贝格拉斯是美国人,但他对中国文化也颇有了解。他在书中指出,中文中”危机“,既包含”危险“,也包含”机遇“。心理危机同样如此,倦怠、焦虑、愤怒,甚至抑郁,他们是你的问题,同时也是改变的机会。
倦怠也好,精疲力尽也好,感觉身体被掏空也好,《自我驱动心理学》提供的不是让人看完就满血复活的心灵鸡汤,而是心理学家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如果想要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需要的运用书中专业人士给出的方法,在实践中,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生活,找回生命中原本具备的热情所在——这才是真正能够产生价值和改变的”捷径“。
■网友的回复
得分析自己最看中职业的哪些方面,比如是1.职业能给自己带来的提升和成长;2.职业的前景,比如晋升通道;3.薪资;4.职业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虽然在选择职业时,我们会同时考虑很多因素,找到平衡点,但在这之前一定要把因素的主次理清楚,剖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最不看重什么。做任何一份工作都会在某个时期产生倦怠,就看你自己如何管理和调整自己的认知,从认知到行为到情绪,慢慢的调整过来,从心和重新出发。
- 想知道大家是咋理解蒋方舟在《东京一年》里的“天真的人更容易世故”?
- 你遇见到的脾气坏的人坏到啥程度
- 大家身边有那种特别“轴”的人么这样的人给你啥感觉
- 请问在快递包装运送分发的过程,有哪些费力、容易损坏物件的步骤
- 啊啊啊啊啊悉尼留学安全问题,被各种自媒体吓到了,请问悉尼留学安全问题怎样注意
- 请问英鼎卫浴的产品质量靠谱吗
- 请问搭叔去哪里了微信为啥一直没有更新我是他的铁粉,谢谢!
- 请问一下美国那家医院治疗乳腺癌治得好
- 家里很多猪肉,怎样做出简单又好吃的家常菜
- 想问问大家你们是怎么样选择一起出去旅游的小伙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