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人类体内共有380万亿多个病毒,为什么我们却活得好好的?( 二 )
但是噬菌体具体的运输机制目前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验证 , 简单的噬菌体 , 在人体中究竟发挥着什么作用呢?这个问题至今仍然也没有得到完全的解答 , 科学界也仅仅只是了解了一部分噬菌体的作用 。
科学家目前发现 , 噬菌体的自然属性有助于保护我们免受病原体侵害 , 噬菌体也能提醒免疫系统哪里有潜在的病原体威胁 。 细菌感染使噬菌体涌入体内(它们寄生在细菌细胞内) , 因此噬菌体也可能触发了某个针对细菌的炎症反应 。
《自然》杂志官网报道称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人类通过肠道每天吸收高达300亿个噬菌体且噬菌体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而这也是学界一直在研究“噬菌体疗法”的原因 , 可以说 , 人类如果没有这些噬菌体的帮助 , 将会遭受许多疾病的侵袭 。
当然 , 除了噬菌体之外 , 2O世纪70年代初 , 科学家在研究风疹病毒对哺乳动物胎儿的影响时 , 首次发现一种球状的微生物 (后被称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 endogenousretrovirus , ERV) 。 ERV通过前病毒 DNA与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基因组结合并在卵子受精时开始不断复制 。
研究证明 , 所有的人体细胞均含有ERV , ERV在哺乳动物的进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德国肿瘤生物学家 HarrisJR认为早在远古时代 (约 1.2亿年前)ERV就已入侵动物细胞并在动物体内定居 。 研究显示, ERV似乎对人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 就是它与胎盘一起构成一种更为完善的防止微生物入侵胎儿的胎盘屏障 , 就像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与肠道粘膜结构一起构成的肠道屏障一样 。
简单来说 , ERV保障了女性在怀孕时 , 避免受到其他微生物的入侵 , 保证了胎儿的存活率 , 促进了人类种群的繁衍 , 可以说 , 没有病毒 , 人类也就很难生存 。
而有一些病毒在一开始与人类相处友善 , 最后却走向黑化 , 比如一些肿瘤病毒 , 肿瘤病毒中的RNA病毒 , 前病毒 DNA的形式整合至宿主细胞的基因组 , 参与病毒的复制周期 , 并传递其遗传信息 , 由病毒复制和病毒颗粒形成。 但不会引起宿主细胞的死亡 , 这也是 RNA病毒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 前病毒提供病毒的调控装置 , 并长期存在于感染的细胞内 , 一代代传下去 。 起初 , 它们从属于细胞的调节
机制 。 因此 , 它们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胞的状态 。 细胞具有肿瘤性质 , 不取决 于细胞内是否存在病毒颗粒 , 起作用的是病毒的特殊物质即转化蛋白 , 不形成转化蛋白 , 就不会损害细胞, 也就不能表现出病毒的存在 。 此类病毒的代表是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I型病毒HTLv—l 。
存在于人类体内的380亿个病毒 , 它们究竟都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 会不会走向黑化 , 或者和人体免疫系统签订了什么协定 , 这是科学家一直想要了解的点 , 但是它们的数量太多了 。
病毒可能栖息在人体内外的所有表面上 。 在研究人员在人体内观察到的任何地方 , 都能发现病毒的踪迹 。 包括血液、皮肤、内脏甚至尿液 。
不过 , 选择与人类和平共处的病毒和整个庞大的病毒家族相比毕竟是少数 , 人类和病毒的斗争也将长久持续下去 。
破坏我们体内的细菌可能对我们的健康是有害的 , 因为人体内的细菌是阻止其他微生物入侵的主力部队 。
比如 , 当我们体内的健康细菌群落受到抗生素使用的干扰时 , 其他的不好的微生物(也称为病原体)利用这个机会侵入我们的身体并让我们生病 。
但是在保护细菌的同时 , 却无形之中杀死了对人体有益的病毒 , 这也对人类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 目前科学家们都在想如何在保护我们免受不好的病原体伤害的病毒的同时 , 同时让有益的细菌保持完好无损 。
参考数据:
1、John LMokili et al. Metagenomic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 virus discovery. 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 February 2012 doi:10.1016/j.coviro.2011.12.004
- 『南极』科学家在南极冰下800米处,发现新的生命世界,颠覆了人类的认知
- 严胖子黑科技|有水有大气!,人类移居有望了?科学家:两颗“超级地球”被发现
- 『遗骸』大航海家哥伦布是怎么死的?他的死亡又为人类带来了怎样的谜题?
- 『太阳系』太阳系的上方和下方到底是什么?科学家的发现,让人类深思!
- 「」唯一被人类消灭的病毒,还保存在实验室,是否销毁却成了争议
- 『』1957年,由于计算失误,人类创造出了一个206倍音速的核动力井盖
- 【金字塔】当前人类科技也无法解释的5个谜团
- 「外星人」人类大脑只开发了10%左右,是什么限制了大脑深度的开发?
- 『恒星』第一批恒星诞生时间被改写,哈勃望远镜的新发现,改变人类的认知
- 科学家▲科学家画出“未来人类”的模样,网友:我宁愿变成“阿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