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蓝▲于蓝:今年虚岁100岁,与田方恩爱34年,田方去世给她留下200元钱( 三 )


田方的两个孩子站在于蓝面前 , 个头快赶上她了 。 他们叫“妈”的时候 , 于蓝脸红了 , 她还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呢 。
田方要将十几年的父爱弥补给孩子 , 要求妻子也和他一样 , 要求多 , 埋怨也多 。
于蓝有些手足无措 , 偏偏这时候 , 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 如果自己有了孩子 , 势必在感情上有所倾斜 , 于蓝考虑再三 , 决定做人工流产 。
她找到同是演员的苏菲 , 苏菲让丈夫马海德大夫给于蓝做了流产手术 。
苏菲与马海德
从怀孕到流产 , 田方都不知道 , 于蓝默默承担了这一切 , 她放弃了初为人母的机会 , 却学会了做继母 。
1942年5月23日 , 延安文艺座谈会闭幕那天下午 , 毛主席招呼大家到外面照相 , 前排当中紧挨着毛主席的就是田方 。
会后 , 于蓝和同志们一起 , 按照毛主席的讲话精神 , 深入到工农兵当中去 , 演出《兄妹开荒》《白毛女》《黄河大合唱》等节目 。
田方坐在毛主席旁边
1945年8月 , 抗日战争胜利 , 田方奉命前往长春参与接管了日本人的伪“满映”的工作 ,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东北人民电影制片厂 。 不久后 , 于蓝也来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工作 。
1946 年 2 月 , 田方(中)化装进入长春 。
于蓝面临新的选择:是从事行政工作 , 还是继续做演员?她能否适应银幕表演?
有的朋友直率地对她说:“你没有‘开麦拉Face(你不适合上镜头)’ , 还是干别的好 。 ”
可是于蓝不服 , 征服观众的是演技而不是脸蛋!她选择了电影表演之路 , 田方也支持她的选择 , 鼓励她做个人民的好演员 。
1948年 , 于蓝参加了电影《白衣战士》的拍摄 , 这是她第一部影片 。
《白衣战士》
从舞台到银幕 , 于蓝难免紧张 , 偏偏摄影师也是新手 , 他比于蓝还紧张 , 不断提出意见:
“于蓝的脖子太细了!”
“于蓝的肩膀太瘦了!”
“于蓝 , 你的眼白太大了!”
于蓝无所适从 , 这些生理条件她无法改变 , 幸亏厂领导换成熟练的摄影师 , 于蓝才逐渐适应了镜头前的表演 。
1949年 , 田方出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 于蓝也来到北京电影制片厂 。
1954年 , 苏联表演艺术家在中央戏剧学院开办表演干部训练班 。 33岁的于蓝已经是两个男孩田新新和田壮壮的母亲 , 她通过了入学考试 , 田方买了一个笔记本送给她 , 扉页上写着:“做一个好学生 。 ”
于蓝入学前 , 田方只有一句话:“两个孩子不要牵挂 , 家里有我 。 ”
当时田方是电影局副局长和北影厂厂长 , 工作繁忙 , 但他没有让于蓝为家事分过心 。 于蓝也没有辜负丈夫的期望 , 学习成绩优秀 。
于蓝回到家里才知道 , 学习期间小儿子田壮壮曾因猩红热病危 , 但田方没有告诉她 。
于蓝饱含深情地说:“没有田方的帮助和鼓励 , 我是很难坚持学完的 , 好在我没有使他失望 。 ”
于蓝在北影主演了《翠岗红旗》《龙须沟》《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影片 , 在新中国银幕上塑造了向五儿、程娘子、张寡妇、周莲、江姐等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
1961年 , 于蓝在《革命家庭》中饰演伟大母亲周莲 , 表演细腻凝重 , 获得第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
1962年 , 于蓝入选“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
于蓝诚恳地说:“没有田方 , 我不可能成为演员 , 不可能终身献身表演艺术 。 ”
于蓝为了塑造好《烈火中永生》中江姐的形象 , 历时两年多进行深入调查 , 采访了《红岩》的作者以及江姐生前的战友 , 光笔记就记了30多万字 。
于蓝在《烈火中永生》中塑造的江姐影响了几代人 , 在观众心目中 , 于蓝就是江姐的代名词 。
田方当了领导 , 不能常演戏 , 便把自己对表演事业的希望和感情寄托在于蓝身上了 。 他认为于蓝的表演一部比一部好 , 为她的进步由衷地感到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