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冬玲聊育儿|颠覆你对性格的认知,孩子天生内向就不好吗?这个实验做了20年( 三 )


我并不喜欢“内向”、“外向”的划分 , 在现实的语境当中 , 这样的划分太过简单粗暴、带着有色眼镜 。
我更愿意这样去理解不同孩子性格之间的差异——敏感度不同 。 这也是现在逐步在获得主流心理学界认同的观点 。
荀冬玲聊育儿|颠覆你对性格的认知,孩子天生内向就不好吗?这个实验做了20年
文章图片
我的“PES”法则
读到卡根的研究时 , 我非常激动 。 不仅仅是因为它让我窥得了人类性格之谜的本质 , 更因为它是一种“成长型思维” , 指出了一条清晰的性格成长的路径 。
既然“内向”与社会能力无关 , 既然“内向”是高度敏感 , 那么我们能为内向孩子、或者说所有孩子 , 所做的事就非常清晰——先让孩子“脱敏” , 再培养社会能力 。 我结合了对心理学的理解 , 和对妞妞的实践 , 自创了一个“PES”法则:
让孩子爱自己(Preciousyourself)
扩大舒适区(Expandcomfortzone)
学习社会技巧(Socialskilllearning)
第一步“让孩子爱自己” , 是对“自己”脱敏;第二步“扩大舒适区” , 是对环境脱敏 。 具体的做法 , 在之前我写的社交与性格系列文章里已经涉及到了一些 , 今后我们也会一点点具体的写 。
今天我想再一次强调“让孩子爱自己”的重要性 。
同样的性格 , 为什么有些孩子可以像碧昂丝、奥巴马那样 , 有些孩子却会真的变得自卑、瑟缩?
当一个孩子对自己的性格感到羞愧 , 认为它是需要改变的 , 始终担心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 他就会对自己处于一种“高度应激”的状态 , 这样 , 就是“致敏” , 而不是脱敏 , 那么他的舒适区也只会越来越狭窄 。
这就像造房子 , 要是把地基都挖掉推倒重来 , 房子还能不塌吗?
家长要为孩子做的事情 , 绝不是改变、扭曲 , 而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存在感到舒适 , 然后用自己舒适的方法和节奏 , 一步步把舒适感扩展到环境当中 。
这其实适用于所有孩子 。 对任何孩子而言 , 舒展自我、自信自爱的过程 , 都是对自己、对世界逐渐脱敏的过程 。
荀冬玲聊育儿|颠覆你对性格的认知,孩子天生内向就不好吗?这个实验做了20年
文章图片
Change,wecan!
性格、情绪、社会能力的培养 , 我认为是早期教育里最重要的东西 , 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 , 它们会陪着孩子走很远很远 。 所以 , 这4年来我在这上面花的心思最多 。
遵循着这样的方法 , 妞妞现在展现的状态非常好 , 阳光、自信、开朗、话痨 , 很愿意交朋友 。
绝大多数时候 , 根本看不出她是曾经的那个“内向”孩子 。 但我知道 , 当她进入某些陌生环境的时候 , 还是会展现出性格中的底色 。
荀冬玲聊育儿|颠覆你对性格的认知,孩子天生内向就不好吗?这个实验做了20年
文章图片
在澳大利亚旅游 , 自己和当地小孩交上了朋友
看着一个敏感、谨慎的孩子 , 一点点舒展开来 , 张开双臂 , 用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 老母亲不仅仅是高兴 , 简直是感动 。
荀冬玲聊育儿|颠覆你对性格的认知,孩子天生内向就不好吗?这个实验做了20年
文章图片
越来越舒展自在的小妞儿
但同时 , 我也为另一些孩子感到心疼 。
在我身边有很多和妞妞一样的孩子 , 他们站在同一个起点上 , 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
因为把性格和社会能力混为一谈 , 把“内向孩子”看成“问题儿童” , 很多父母很焦虑 , 采取了错误的方式 , 去改变、扭曲、生拉硬拽 , 却让孩子真的变得自卑、胆小 , 把自我蜷缩起来 。
仅仅是观念的改变 , 一些小方法的掌握 , 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 。 这是多么有价值的事情 。
它让我感到一种使命感 。 我很希望推广这个理念和“PES法则” , 让更多父母解开误会 , 正确理解性格的本质 , 正确引导孩子 。 这其实是我决定写公众号最早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