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夫妻高考都是顶替别人,后成为公务员和老师,网友却很同情他们( 二 )


在高考前夕 , 学校教师拿出一张表格 , 让顾某填写 , 表格上的名字已经是“汪某梅” 。 从这时候开始 , 顾某的名字正式被改为汪某梅 。 当时还小的顾某并不懂这些 , 老师说:“先这样写 , 以后还能改回来” 。
程某的情况跟妻子几乎相同 , 也是第二年复读时 , 参加高考前改成了孙某勇 。

很多人纳闷 , 为什么学校要让程某和顾某在高考前改名字呢?这事 , 还得从我国上世纪高考具体情况说起 。
一、预考制度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 当时的高考前有一个预考制度 , 考生参加高考要先通过这个预考 , 才能再参加高考 。 如果成绩不好 , 通不过 , 也就不用再参加高考了 。 正因为如此 , 大部分人最后被挡在了高考考场之外 , 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 。
二、应届生和复读生的区别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山西仝卓一事 , 仝卓当年参加高考 , 将自己复读生身份改成了应届生 。 为什么要改身份?无非就是应届生和复读生参加高考时 , 在报考部分院校时 , 是有区别的 。

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这种区别更加突出 。 程某和顾某他们参加高考的年代 , 在高考预考阶段 , 应届生过线的分数要比复读生低很多 。 后根据调查显示 , 当年灌南高考预考中 , 应届生过线率为75% , 而复读生过线率仅为25% , 差距非常悬殊 。
三、升学率的压力

虽然上世纪高考难度非常大 , 但当年很多中学的升学率压力非常大 , 很多普通中学或乡镇中学经常在高考中“剃光头” , “无人考上大学”可能是常态 , 而升学率一般也只考核应届生 。
由于这种高考实际情况 , 程某和顾某夫妇介绍说 , 他们当年参加高考时 , 类似于他们这种用往届生身份替换成应届生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 , 很多人也都知道 。 “其他的不知道 , 光我们学校 , 现在还有印象的就有四五个” 。
之后根据记者走访调查发现 ,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 灌南县就有多人存在此种情况 , 而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等 , 甚至有的已经身居要职 。

03顶替后的心酸
程某和顾某顶替别人参加高考一事 , 与山东陈春秀和荀晶被人顶替一事 , 虽然都是顶替参加高考 , 但却存在较大差别 。
一、被程某和顾某夫妻顶替的应届生 , 都是原来班里学习成绩非常差的 , 甚至辍学不读书的 , 基本上过不了高考预考的学生 。 因此 , 实际上并没有对被顶替人造成利益损失或者影响非常小 。 很多人可能明知自己的应届生学籍被顶替了 , 也并没有声张 , 或者要求赔偿 。 他们只是利用了别人的身份 , 最后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高考成绩 , 考上的大学 。
二、另一个区别是 , 程某和顾某夫妻当年参与顶替高考一事 , 还是学校或者其它部门安排的 , 作为当事人 , 他们并没有这个能力去改变自己的考生身份 。 与苟晶的班主任的女儿完全不同 , 一个主动 , 一个被动 。
程某和顾某夫妻以应届生的身份 , 最后都考上大学 , 然后分配到了体制内工作 , 捧上了大家羡慕的“铁饭碗” , 经过多年努力 , 夫妻两在县城也置办了房子、车子 , 生活也算幸福 。
然而 , 程某和顾某夫妻两 , 最近20年过得并不如意 , 甚至说心酸 。 这种心酸是来自内心的巨大压力 , 他们觉得目前这一切的似乎并不真实 , “总觉得做错了什么 , 但又确实不是我们的错” , 程某在办公室对记者这样说 。
他们曾经多次想努力改回原来的名字 , 但最终都没能成功 。 两人在平时生活中 , 除了要忍受“三姓之家”的流言蜚语 , 平时连朋友都不敢交往 , 生怕被人发现引来祸端 。 而程某如今在税务局工作了20多年 , 仍然只是个普通科员 , 领导想提拔他多次谈话 , 他都拒绝了 , 他总觉得这一切不是他的 。
他们觉得这20多年过得太憋屈 , 太心酸 。 程某这样说:要是能够改回去 , 就是单位开除我 , 我也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