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30分钟10元的共享充电宝:“商户把店里的插座都封死”可躺赚2000( 二 )


该工作人员还说:“之前收到过一起游客投诉 , 是针对满觉陇路上的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 , 24小时归还 , 被收取了30元 。 ”景区市场监管分局对这位游客投诉的回复是:使用共享充电宝在接入端口后 , 都会出现计费标准 , 符合“明码标价”原则 , 并不存在欺诈行为 , 游客在选择时一定要认真阅读 , 根据计费标准慎重选择 。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 , 目前杭州西湖景区内共享充电宝品牌众多 , 大部分品牌的计费标准是“前5分钟免费 , 每半小时3元 , 24小时40元 , 封顶价格90元 。 个别新晋品牌的价格会低一些 。 ”
目前 , 共享充电宝定价由企业与商户共同制定 , 因此价格不统一 , 不同场所的使用价格差异主要是入场费和分成费不同造成 。
几家共享充电宝厂商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 , “共享充电宝企业启动新一轮集体涨价”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 收费没有统一标准 , 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不同商家门店有不同的运营策略 , 商家需求不一样 , 运维成本不一样 , 收费标准也会不一致 。 共享充电宝每个点位的定价都是和商户逐一洽谈的 , 甚至同一座商场不同商户的价格都会有所区别 。
业内人士介绍 , 过去 , 共享充电宝涨价主要推动者是平台;现在 , 随着共享充电宝定价机制变化 , 店铺也有了一定的定价权 。 例如 , 如果商家要求更高的分成 , 共享充电宝后台就会对免费时长和收费价格等进行调整 。
【CPU|30分钟10元的共享充电宝:“商户把店里的插座都封死”可躺赚2000】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谭玉涵 摄
据都市快报 , 某新兴充电宝品牌销售人员介绍 ,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宝品牌主要是三电(街电、小电、来电)、一团(美团)、一兽(怪兽) , “一般公司会给代理商一个市场指导价格 。 ”
不过 , 考虑到景区、酒吧或夜店的特殊消费场景 , 这些人流量更密集 , 用户对充电宝有更迫切使用需求的地方 , 则可以让代理商自己定价 , “酒吧就算是定20元/半小时还是会有人买单 。 ”这位销售人员说 , 充电宝公司一般会抽代理商每月充电宝营业额流水的10% , “剩下的90%都归代理商自己 。 ”
“商家在我店门口放一个小充电宝 , 给我带来2300多元的收益 , 没想到啊 。 ”这位销售人员发了一张杭州某商户发的微博截图 , “现在很多商户都把店里的插座封死了 , 这样顾客手机没电时就只能用店里的充电宝了 。 ”
共享充电宝赛道或迎上市潮
今年4月1日 , 怪兽充电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 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 与此同时 , 头部玩家街电宣布与搜电正式合并 , 双方将共同组建全新的集团公司 。 4月30日晚间 , 杭州小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 , 2019年上半年 , 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份额 , 街电以40.5%占比排名行业第一 , 小电科技和怪兽充电分列第二、三位 。 到了2021年 , 怪兽充电已经跑到了前列 , 根据欧睿国际的相关报告 , 怪兽充电以36.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
而根据街电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数据 , “搜电”与“街电”合并后 , 用户规模将突破3.6亿 , 日订单峰值将达到300万单 , 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
在行业格局不断变化之下 , 业内也十分关注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 。
2019年、2020年 , 怪兽充电营业收入分别为20.22亿元、28.09亿元 , 净利润分别为1.67亿元和0.75亿元 。 去年相当于每天赚20万元 。 与2019年相比 , 去年怪兽充电虽然营业收入增速达到38.9% , 但净利润却遭到腰斩 , 净利率更是由8.3%下降至2.7% 。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 虽然共享充电宝赛道故事多多 , 但却依然没有脱离盈利模式单一的困境 。 根据怪兽充电招股书 , 2020年 , 怪兽充电服务业务营收为27.11亿元 , 占比96.5% 。
为了多渠道增收 , 5月6日 , 街电与搜电充电完成合并后 , 两大共享充电宝品牌所属母公司正式定名为“竹芒科技” 。 “竹芒科技”的定位指向更加宽泛的“创新型消费场景” , 并已推出口罩机、体温监测仪等产品 。 而在此之前 , 怪兽充电已经开始跨界卖酒 。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中国旅游报、都市快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