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照着童年的端午,记忆的镜子

农历五月初五 , 是端午节 。 古汉语中 , “端”是开头、初始的意思 , “端午”又称端五、端阳 。 传说诗人屈原在那一天投入汨罗江 , 当地百姓争着划船到江中去寻找 , 并且用苇叶包糯米投入江中 。 后来就演变出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
小时候 , 端午节前两天 , 母亲便会准备好青青的粽叶——也就是芦苇的 。 有时是从街上买的 , 更多的是自己从河边采来的 , 叫作“打柴叶” 。 在沭阳老家 , 芦苇别名“小柴” , 芦席叫“柴席” 。
端午节前一天下午 , 家里就忙开了 , 粽叶要先放在锅里煮一下才结实不易开裂 , 母亲淘一大盆细细尖尖的白糯米 , 旁边的碗里放着红枣、花生米、煮熟的鸭蛋黄之类 , 开始包粽子 。
看母亲包粽子是一种享受 。 她轻轻拈起三片粽叶 , 并排摆好 , 在手上一转 , 成了一个斗形 , 放入糯米用筷子插几下 , 目的是使米变实在 。 放入红枣、花生米等 , 在粽叶斗的口部再接上一片粽叶 , 两手一捏 , 旋转几下 , 用绳子紧紧绑住 , 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 动作轻快灵活 , 看得人眼花缭乱 。
上观新闻|照着童年的端午,记忆的镜子
文章图片
母亲不仅会包普通的三角粽 , 还会包长方形扁扁的枕头粽 , 更有细细长长的圆锥粽 , 能长至二十厘米 。 每次到最后 , 她都会包几个特殊形状的粽子 , 我和弟弟带到学校总会引起同学们的艳羡 。 我曾经也尝试包粽子 , 可总漏得到处都是米 , 一直到长大成人也没学会 。 有擅长包粽子的母亲在 , 哪里需要我动手呢 。
包好的粽子要放到大锅里没过水煮一夜 , 睡梦中醒来就能闻到粽子的清香 。 第二天一早 , 早饭肯定是香甜的粽子啦!我们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来就跑到厨房揭开锅 , 想赶快吃一个 。
锅里热气腾腾 , 蒸气直冒 , “小心烫!”母亲浅笑着轻声呵斥 , 让我们赶快洗漱 。 一会儿 , 一盘绿绿的粽子就在饭桌上等着我们了 。 不顾烫手解开一个 , 吹开热气 , 白白的粽子就在眼前了 , 蘸点白糖 , 真好吃 , 觉得幸福极了!
端午节的早饭除了吃粽子 , 还会吃煮鸡蛋、煮鸭蛋、煮大蒜 , 鸡蛋、鸭蛋还好 , 大蒜可就难吃了 , 但母亲总会强迫我和弟弟吃几瓣 , 说端午节吃煮大蒜夏天不会肚子疼 。
记得刚上小学的那年端午节 , 二姨用五彩丝线帮我编了个网兜 , 里面盛个鸡蛋带到学校里 。 到学校一看 , 好多同学脖子上都挂着鸡蛋 , 下课大家的娱乐活动就是玩鸡蛋、吃鸡蛋 。 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 我不知道怎么把鸡蛋从网兜里拿出来 。 其实很简单 , 有一个活扣 , 拉开就可以了 , 但那时年纪小 , 急得要命 , 最后只好用小刀把网兜割开 , 那个漂亮的网兜 , 小小的心好疼啊 , 可是又馋 , 想吃鸡蛋 。 三十几年后 , 我还记得当时的矛盾心情 , 真好笑!
上观新闻|照着童年的端午,记忆的镜子
文章图片
端午节母亲还会买艾草插在门上 , 用艾叶给我和弟弟洗澡 。 最高兴的莫过于用五彩丝线系在手腕上 , 谓之“扣绒” 。 那些丝线母亲早早买好 , 夹在一本大书里 , 一起夹着的 , 还有全家的“鞋样” 。 过去的鞋都是自家做的 , 每人的鞋底都要有鞋样 。 我常常会偷看那些漂亮的丝线 , 期盼着端午的到来 。
终于到了端午节前一天 , 母亲拿出丝线 , 一缕一缕剪开 , 在我和弟弟的手腕上系好 , 有时还会穿一个雕刻好的桃核或小铃铛 。 外婆说 , 这个绒要一直戴到七月初七 , 扔到房顶上 , 由喜鹊衔去给牛郎织女搭桥 。 这给童年的我带来多么美妙的遐想啊!
小时候 , 生活单调贫乏 , 偶尔吃个粽子就让我们期待多日又回味几天 。 现在呢 , 没有心思自己包 , 超市里有现成的粽子卖 , 单位也会发 , 但看着那包装精美的粽子 , 总是觉得少了小时候的滋味 。 又是端午时 , 只有感慨和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