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让北斗用上最好的钟”:科技创新为卫星导航系统带来优异性能( 二 )
可以说 , 北斗能够跻身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列 , 甚至部分性能优于其他导航系统 ,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一系列技术创新 。 除了前文提到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外 , 还有基于相控阵的Ka星间链路技术 , 解决了制约北斗全球组网的瓶颈问题 。 研究人员还首次在导航卫星上采用大功率氮化镓固态放大器 , 提高了信号质量 。 利用卫星自主诊断恢复技术 , 卫星在完全没有地面干预的情况下 , 可以进行自主健康诊断、故障隔离和恢复等 。 不过 , 在林宝军看来 , 技术创新固然重要 , 但还有两个方面的创新 , 更值得关注和思考 。 首先是理念的创新 。 专家表示 , 以往的卫星都是按照分系统设计 , 就是把一个卫星系统分成若干个分系统 , 包括结构、姿控、推进等 , 每个分系统都有主任设计师负责 。 “分系统的好处是责任界定清楚、分工比较明确 , 但缺点也显而易见 , 就是设计冗杂、可靠性低 。 ”林宝军说 , “因此 , 我们提出了‘功能链’的设计理念 , 从本质上实现了平台内部的一体化设计 , 分为姿轨控、结构热、电子学、载荷四个功能链 , 最大限度地完成了卫星内部各项资源的优化整合 , 提高了功能密度 , 提升了可靠性 , 大幅降低了成本 。 ”其次是观念的创新 。 航天领域曾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 就是新技术使用不能超过30% , 否则风险增大 , 系统不可控 。 但林宝军认为 , 新技术不等于不可靠 。 而且 , 一般攻关一项航天技术要花10年左右时间 , 攻关成功后研制卫星又可能要10年 。 “这等于你用人家现在的技术 , 等你把卫星做出来 , 已是人家20年前的老技术了 , 肯定不行!”所以 , 航天领域要突破传统观念 , 采用长板理论 , 大胆使用创新技术 。 “就好比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 , 要大胆发展、使用性能指标更高的氢原子钟 , 同时也要装备铷原子钟来保底 , 做到万无一失 。 ”林宝军说 。 “创新是科技的灵魂 , 尤其是中科院的人 , 从骨子里就要能创新 。 ”林宝军指出 , 只有做创新的事 , 把创新和工程结合起来 , 才能够实现跨越发展 。
(封面图片摄影:胡煦劼)
《中国科学报》(2020-06-24第1版要闻)编辑|赵路排版|郭刚
文章图片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 枫叶说体育|专利如今过期了,结果怎样了?,中国小伙发明“U盘”获利几十亿
- 『营收』中国公有云厂商2019年收入排名TOP10分析
- 互联网乱侃秀|一味模仿或是主因,为何中国自主操作系统都不成功?没有原创
- 万国通|印度网民开始“抓狂”,山寨软件互相鱼肉,没了中国的社交APP
- 拇指姑娘|却以为是美国GPS,这个错误是时候纠正了,明明用中国北斗
- 字节跳动■印度封杀中国APP效果立竿见影?抖音被禁用,字节跳动损失420亿!
- 芯片▲放弃研发光刻机?中国科技企业提出“光子芯片”,华为复活有望
- 小茗茗分析科技|不仅能防被卡脖子,也是打压中国芯的重要一步,美国拉拢台积电
- 爱因斯坦■100年前,爱因斯坦曾大胆预言黑洞,还预言了中国,如今字字应验
- 国防时报热点|收入受影响,部分人因此“断粮”,印度网红对中国应用禁令显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