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仆报新闻|三国史料就记载9次,唐朝曾击败10万叛军,地道战并非抗战首创( 二 )


女仆报新闻|三国史料就记载9次,唐朝曾击败10万叛军,地道战并非抗战首创
文章图片
太原守将李光弼麾下虽然不足1万人马 , 却在军中找到了3个擅于挖掘地道的人才 , 当叛军在城外叫骂时 , 就挖地道到贼兵脚下 , 将其捕获并押至城头斩首;当叛军构筑土山想要居高临下攻击时 , 城内守军就挖掘地道至山下令土山坍塌 。 待叛军士气低落后 , 李光弼挑选精壮士卒 , 从地道潜入叛军营地 , 发动突然袭击 , 叛军全线崩溃,被斩首者7万余人 , 太原之围遂解 。
到了明代 ,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不断来犯 , 满清八旗骑兵也多次入关抢掠 , 各地百姓往往藏于家中地道 。 来犯者不知底细 , 不敢贸然入窖 , 只好用柴草燃烟熏呛 。 但百姓自有高招 , 窖内挖有许多分洞 , 烟从主洞进入分洞散出 , 于人无害 。 后来 , 有些地区的百姓还互相协作 , 使洞洞相连 , 地道纵横交错 , 连绵数里 , 来犯者更不敢轻举妄动 。
女仆报新闻|三国史料就记载9次,唐朝曾击败10万叛军,地道战并非抗战首创
文章图片
抗战时期 , 敌后战场尤其是冀中平原的抗日军民 , 面对日寇据点、碉堡、壕沟、修路、筑墙“五位一体”的“囚笼政策” , 只能转移到地下继续战斗 , 并将地道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 地道内不但修筑了防烟、防火、防毒和防水的四防设施 , 还在修筑过程中 , 解决了地道内常见的缺氧、饮水等难题 。
此外 , 还在村边、街道等角落修筑与地道一体的掩体和射击孔 , 只需1个战斗小组据险坚守 , 就可大量杀伤敌人 。 房顶与房顶之间用梯子搭成桥连接起来 , 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 , 形成了内外联防 , 互相配合 , 打击日伪军的立体防御体系 。
女仆报新闻|三国史料就记载9次,唐朝曾击败10万叛军,地道战并非抗战首创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