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蝉|从《秋蝉》看当代谍战剧的模式创新与瓶颈( 二 )


另外,在一定的时空结构里建构独特的城市意象并完成戏剧冲突,是谍战剧营造时空紧迫感的技巧。例如,把主战场放在北平的《新世界》,将封闭空间设定在东北伪满洲的《和平饭店》,围绕山城重庆展开谍战叙事的《风筝》等。《秋蝉》也以战时的香港作为人物的主要活动范围,插入了缅甸和上海的部分行动。从虚拟空间的封锁,到对外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突破,规定时空为这种巧妙叙事提供了结界。但可惜的是,该剧对于特定时期香港城市风貌的营造在地域特色上流于一般,没有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秋蝉|从《秋蝉》看当代谍战剧的模式创新与瓶颈】从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表现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为革命献身开始,这些年对隐蔽战线工作者的影像塑造即定型为“刀尖上的舞者”,信仰和使命之外的一切被个人抛诸身后。而1981年首播的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更是因为表现了一个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的共产党员形象,而被学界公认为是国产谍战剧的新开端。可见,国产谍战剧经久不衰的根基仍然在于对隐蔽战线的革命者及其百折不挠的地下工作进行表现。《秋蝉》对隐蔽战线里职场挤压的表现,对青春偶像元素的借用,以及对特殊年代特殊地域的表现,某种程度上也是国产谍战剧对新类型元素的一种探索,纵使在处理上不尽人意,但仍有启发意义。(作者:彭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