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带你玩科技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故事:百度CTO王海峰如何见证中国AI三十年

在全球人工智能(以下简称为「AI」)的竞争版图里 , 中国俨然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东方力量」 , 但站在全球AI发展历史的角度去看 , 中国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地区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 中国并没有参与到上世纪60、70年代的人工智能早期研究 , 直到80年代中后期 , 中国AI领域的研究开始与世界接轨 。 进入本世纪 , 中国AI与中国互联网产业一起 , 创造了一个「中国AI奇迹」 。
正如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所言:所谓科学的先见之明 , 是基于对某一个事物变化过程的长期观察 。 在面向未来的机遇面前 , 中国AI产业界还需要回答一道宏大的历史命题:中国AI是如何从追赶到领先 , 并在某些领域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引领者的?
这也是最近一本新书《AI已来 , 让中国AI走向世界的王海峰》所讨论的议题 , 这本书以哈工大百年校庆为背景 , 将焦点对准了中国著名AI科学家和AI产业落地领军者、百度CTO王海峰 , 通过梳理过去三十年他在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成就 , 以点成线 , 以线构面 , 展现出一副波澜壮阔的中国AI激荡三十年变革图景 。
小熊带你玩科技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故事:百度CTO王海峰如何见证中国AI三十年
文章图片
本书主人公王海峰的「身份」很多 , 他在哈工大完成学业 , 一步步成为全球顶级的NLP(自然语言处理)学者 , 更是ACL(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年会)五十多年历史上首位出任过主席的华人;与此同时 , 他还是百度AI的重要奠基者 , 过去十年构建了行业领先的AI技术/产品/业务架构 , 而作为百度CTO的王海峰 , 更是肩负将AI「输送」到千行万业并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任 。
2020年是王海峰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百年华诞 , 而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 , 这所学校就开发出了中俄语言互译的MT系统 。 近三十年里 , 哈工大培养的王开铸、李生、刘挺、本书的主人公王海峰等AI人才 , 已然成为中国AI产学研领域的领军人物 。
从这个角度上说 , 这本书不仅是关于中国AI学术研究攻坚克难的奋斗史 , 也是中国AI技术落地并推动产业转型的产业史 , 而透过书中提供的三个重要节点 , 或许可以为破解「中国AI奇迹」提供一些线索 。
节点一:神经网络的「中国之行」
【小熊带你玩科技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故事:百度CTO王海峰如何见证中国AI三十年】在人工智能的历史上 , 上世纪90年代处在「AIWinter」 , 彼时 , 投资遇冷、企业转型 , 「人工智能」一词几乎等同于骗子 。 日后名声大噪的AI科学家们 , 如YoshuaBengio、GeoffreyHinton、YannLeCun等人 , 在那个「AIWinter」里还在艰难地做着研究 , 他们要证明一件事: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 , 可以改变世界 。
在中国 , 1996年的王海峰 , 正开始在哈工大攻读博士 , 他一边继续钻研机器翻译 , 一边思考将循环神经网络引入机器翻译 。
小熊带你玩科技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故事:百度CTO王海峰如何见证中国AI三十年
文章图片
神经网络演示图
这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 在当时 , 机器翻译的主流模型还是BP网络 , 但这个模型对于中文翻译效果不佳 , 王海峰提出了在BP网络基础上增加一个循环层链接 , 形成循环神经网络 , 以此反映翻译过程中的上下文关系 , 这在当时全球范围都非常少见 , 更是国内首创 , 而随着王海峰陆续发布《基于神经网络的汉语口语言语行为分析》等多篇论文 , 中国机器翻译也从规则、统计方法时代的跟随 , 步入到神经网络时代的引领 。
像极了一个轮回 , 当2018年《MIT科技评论》称赞百度推出的即时机器翻译系统可媲美人类同声翻译的时候 , 操盘百度AI技术发展的 , 正是王海峰 , 他是中国AI基础研究突破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 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 , 中国AI基础研究从追赶到领先 , 2019年 , 中国已经成为AI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国家 , 在诸多基础研究领域保持业界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