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五部门发布汽车双积分新政:2025年新能源车产销占比将达20%
6月22日 , 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在内的五部门发布了汽车行业“双积分”新政策 。 工信部指出 , 通过建立积分交易机制 , 将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形成市场化机制 。
所谓双积分 , 是指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 每个汽车厂商都需要生产新能源汽车 。 这次发布的“双积分”新政 , 明确了2021年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 , 分别为14%、16%、18% , 这一新政将从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 工信部指出 , 按照这一比例 , 预计到2025年 , 我国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将达到每百公里4.0升 , 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比将达到汽车总量的20% 。
2019年 ,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6万辆 , 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行业平均油耗实际值达到5.5升/100公里 , 较2016年下降10%以上 。
来源****客户端|作者罗宏进
编辑高晨晨
流程编辑刘伟利
附
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
为了适应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决定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四条第三款修改为:“本办法所称传统能源乘用车 , 是指除新能源乘用车以外的 , 能够燃用汽油、柴油、气体燃料或者醇醚燃料等的乘用车(含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 ”
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条第四款:“本办法所称低油耗乘用车 , 是指综合燃料消耗量不超过《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27999)中对应的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与该核算年度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之积(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的传统能源乘用车 。 ”
二、将第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对核算年度生产量2000辆以下并且生产、研发和运营保持独立的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 , 进口量2000辆以下的获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授权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 , 放宽其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的达标要求:
(一)2016年度至2020年度 , 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较上一年度下降6%以上的 , 其达标值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基础上放宽60%;下降3%以上不满6%的 , 其达标值放宽30%;
(二)2021年度至2023年度 , 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较上一年度下降达到4%以上的 , 其达标值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基础上放宽60%;下降2%以上不满4%的 , 其达标值放宽30%;
(三)2024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核算要求 ,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 ”
三、第十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传统能源乘用车中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者进口量按照以下规定计算:
(一)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 , 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者进口量分别按照其数量的0.5倍、0.3倍、0.2倍计算;
(二)2024年度及以后年度的低油耗乘用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计算倍数 ,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 ”
四、将第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14%、16%、18% 。 2024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 ,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 ”
五、将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依据本办法自由交易 , 并按照下列规定结转 , 结转有效期不超过三年:
(一)2019年度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等额结转一年;
(二)2020年度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 , 每结转一次 , 结转比例为50%;
(三)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仅核算传统能源乘用车)与达标值的比值不高于123%的 , 允许其当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结转 , 每结转一次 , 结转比例为50% 。 只生产或者进口新能源汽车的乘用车企业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按照50%的比例结转 。 ”
- 央视新闻客户端|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贵州省启动气象灾害(暴雨)IV级应急响应
- 央视新闻客户端|江西:考生若体温正常 考场内可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 央视新闻客户端|武汉普降大暴雨 城区出现积水
- 人民日报客户端西藏频道|林芝巴宜区扶贫办党支部“结对联建”助推脱贫攻坚
- 央视新闻客户端|小池百合子再次当选日本东京都知事
- 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确诊病例情况汇总 一图看明白
- 央视新闻客户端|安徽多地拉响山洪灾害红色警报 预警提醒密切关注降雨情况
- 央视新闻客户端|山西太原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 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多区突降冰雹 局地将有较强降雨
- 央视网|教育部:公安机关、教育部门严打“涉考”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