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绝美瓷色 | 极小众的色斑瓷

瓷器从最初的白色到青色 , 再到色斑釉 , 每一种颜色的发展都显示出中国瓷器文化的变化 , 可以说 , 中国瓷器的颜色 , 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演变的色彩 。
从每一种釉色的生成及烧制情况 , 可以看出瓷器与当时整个时代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 动荡的时局 , 国家的贫富 , 都能从瓷器的釉色上看得出来 。
唐以前 , 陶瓷不见标准意义的色斑作品 , 仅见点彩 。
【爱历史】绝美瓷色 | 极小众的色斑瓷
文章图片
东晋青釉褐斑鸡首壶
入唐后色斑作品大增 , 统称为“花瓷” 。
宋金磁州窑在黑釉之上以大片色斑装饰 , 称为“铁锈斑”;钧窑的民窑系统亦出现大量色斑作品 。
【爱历史】绝美瓷色 | 极小众的色斑瓷
文章图片
磁州窑铁锈花嘟噜瓶
元代龙泉窑发明以褐斑装饰青瓷 , 日本称为“飞青” 。
清代康熙时期的“虎皮三彩”、乾隆时期的“桃花洞” , 均为创新品种 。
国家强盛的时候 , 眼界比较宽 , 审美也比较宽 , 能看到色斑的作品 , 虎皮三彩等都是创新品种 , 这绝不是偶然 , 而是一种心胸 。
中国陶瓷史上 , 用斑块做纹饰的瓷器出现过多次 , 每次都是后劲不足 , 比如两晋时期越窑里的青釉点彩 , 唐代长沙窑里的釉下彩绘、唐三彩 , 宋代的影青点褐斑 , 元代的钧窑紫斑、龙泉窑的飞青瓷 , 还有清代的虎皮三彩等等 , 流行的时间都不长 。
【爱历史】绝美瓷色 | 极小众的色斑瓷
文章图片
清康熙虎皮三彩盘
自唐代起 , 当西域的拍鼓拍响了迷人的节奏之时 , 花釉悄然登场 , 在梦幻般的旋律中增加了梦幻般的色彩 。
这种斑驳陆离的釉色 , 传达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美学特质 , 让古人知山外有山 , 天外有天 。
让古人不再囿于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 , 开放思想 , 探索新路 。 其实 , 这种探索总是断断续续的 , 因为不是主流 , 时而被主流社会抛弃 , 亦属正常 。
【爱历史】绝美瓷色 | 极小众的色斑瓷
文章图片
清桃花洞小盖罐
宋代陶瓷装饰百花齐放 , 民窑八大窑系南北均衡 。
南方龙泉窑、景德镇窑、吉州窑、建阳窑与北方耀州窑、定窑、磁州窑、钧窑等相互呼应 , 充分体现了南北方相同的美学追求中微妙的差异 。
民间宋瓷总体上的追求呈世俗态势 , 崇尚艳俗的普遍审美 。
不论刀刻还是笔绘 , 纹饰的表达反映了宋朝人的内心世界 , 花草鱼虫、翎毛走兽都是宋瓷的自由天地 。
【爱历史】绝美瓷色 | 极小众的色斑瓷
文章图片
北宋钧窑三潭映月盘
宋以后开始尝试点彩、铁锈斑等 , 看得出是主动追求这种效果 , 比如景德镇点褐彩 , 但大众不是很喜欢 , 白瓷上点三个点 , 会被认为是烧坏了 , 而不是故意为之的装饰 。
【爱历史】绝美瓷色 | 极小众的色斑瓷
文章图片
只有一点例外 , 在宋磁州窑风行的华北地区 , 主要在河南、河北两省 , 有一类瓷器以很特别的审美情趣 , 小幅沿袭了唐花瓷的风格 , 这就是铁锈斑 。 铁锈斑装饰有别于宋代主流的具象手法 , 完全像一幅抽象绘画 。
【爱历史】绝美瓷色 | 极小众的色斑瓷
文章图片
狗舔碗
在铁锈花装饰中有一类常见的碗 , 其铁锈花装饰一般以五瓣形式呈现 , 宛如盛开的花朵 。 这种碗民间有一极俗的称谓 , 叫“狗舔碗” 。 主要是其色斑上宽下窄 , 如舌舔状 , 故有如此形象的俗名 。
龙泉青瓷入元后 , 生成了一个新品种——褐斑装饰的龙泉青瓷 。
这类作品在日本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叫“飞青” 。
日本人认为这一词汇由中国传入 , 但中国陶瓷领域并不使用此词汇 , 各类文献也不见记载 。
飞青一词 , 仅在日本指龙泉褐斑瓷器 , 其他褐斑瓷器并不使用此称谓 。
【爱历史】绝美瓷色 | 极小众的色斑瓷
文章图片
飞青玉壶春瓶
【爱历史】绝美瓷色 | 极小众的色斑瓷】色斑类瓷器 , 如芝兰生于深林 , 不以无人而不芳 。
孤芳自赏 , 天长日久 , 继而有人欣赏 。
中国陶瓷美学的成功其实正是来源于古人胸襟的开阔:海纳百川 , 有容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