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谈资|《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二 )


到此 , 同样她被诟病的地方也在于“矫情 , 脱离现实 , 三观不正”的各种指责 , 要么过度严厉 , 要么过度冰凉 , 要么认为不够纯粹 , 总之很难符合人心真正的想象 。
因为大体我们在应对这些实质问题的时候 , 面对自我见真章的时刻 , 每个人的困境也许相似 , 但情况则各有不同 , 痛苦的应对本身 , 特别希望电影是朝着自己相似的方向 , 得到答案 , 或者释然 。
社会谈资|《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文章图片
在这个角度 , 我不觉得刘若英一定是拍得不好 , 或多或少略显尴尬的是她自己也有问题要问 , 她选择用电影来回答 , 可能就相对兼顾得少了 , 也就少了更多套路 。
她拍这个电影是在理解之下试图来回答的 , 呈现也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真正融洽真挚的表演来体现 。 她有她对自己对观众的初心在 。 初心是对创作人来说是特别珍贵的东西 。 看过《前任3》的人大概不会真的相信主创是相信爱情的人 , 刘若英信 。
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华语电影写情的“大魔王” , 首推陈可辛 , 在稳定的类型基础上精准的传递情感 。 能看出《后来的我们》在尽力靠近这个标准 , 主要是依托表演和细节 。 所以我们怎么能说这是一个烂电影呢?要我说 , 它分明是一个好电影!
导演其实拍的是情绪的脉络 , 是试图和解的路径 , 又隐隐有着犯错的年轻活力 。 有评论说片中主人公三观不正……这个真心让人无语 。 从头到尾两个人重逢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彼此和家人的事……
社会谈资|《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文章图片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对背叛义正言辞的指责 , 殊不知两性关系在暗处比想象得要疯狂 。 既然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 , 倒不如用电影这种关注方式做一个示范 。 爱过 , 不再继续 , 是要对得起这份爱 , 过好自己的生活 。
社会谈资|《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文章图片
我也不觉得本片的细节太假 , 主创们有考虑到贫困本身的压力 , 大概真的穷过的人的确隐含着某种对爱意和诗意的追求 。 片中那份窘迫而无法处置自己的自尊心;那个想把事情做好同时又搞砸、自暴自弃的脉络清晰可见 。
导演呈现的这段情感关系 , 带着悲剧的必然性 。 因为男女主角并非真的互相理解 , 从头到尾都没有 。 有缘无分大概讲的就是这么一个版本 。 男生未曾理解女生需要大房子之余更要陪伴与鼓励 , 更要所爱的人健康成长彼此维系谁都不换的幸福 。
男生再重逢相遇女生的时候 , 纵然因为回忆有过激烈地想不管不顾的奔跑和好 , 可女生此时想要的却是既然你如此爱我 , 我要好好守候这份心意 , 所以不能复合也不能被小三 。 只能做告别 。
社会谈资|《后来的我们》:关于青春的窘迫和对爱情的追寻
文章图片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接纳 , 迎接自己孤单的破碎但却做了对的事 。 所以她回答男生的问题 , 逐一给了他想知道的如果 , 如果后面的不可能 。 以及某刻需要他勇敢的肯定“如果你冲上来 , 我这辈子跟定你” , 以及用“IMISSYOU”说出自己背上的“错过” 。
这种错过是一种必然 , 是一种她都知道答案 , 但也不得不如此的过程 , 这个过程她无需别人理解 , 而是在做的过程中把该说的告别做掉 。 因为这样回忆才能更为纯粹 。
也同时回答了为什么男生有了房子再追求她的时候她不能接受 , 因为爱过就是不一样的 , 不再只是要房子 , 而是要你理解我 。 理解了以后你才有力量和我一起建设家园 。
这一系列的脉络可能是导演试图想表达的内容 , 她抗拒用太复杂的情节 , 用了一种闪回互文的方式;她在乎的是传达坚守的意义 。 坚守某种破碎也有留住纯净的部分 , 在这一刻又有一点隐隐之间不再只是讲情 , 而是讲理解与怎么样试着去理解 。 只是人架不住会产生感情 , 因情深而来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