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凌凯短信|古人的帽子花样真多!,趣说帽子:冕、冠、弁、巾( 四 )
文章图片
清朝:“帽子”略显“浮夸”
到了清朝 , 有:“剃头留辫”的强制措施 , “帽子”的花样更为丰富 , 尤其是“官帽” , 清代官员的官帽却是由女真族人按照北方民族习俗改制后的而独创 。 清朝入关前形成的文武官员冠帽顶饰宝石制 , 是源于北方游牧、狩猎民族的传统服饰形式——由于北方地区春、秋两季风沙较大 , 冬季又特别寒冷 , 北方的多数民族都离不开帽子御寒或防晒 。 他们冬季戴皮毛制暖帽 , 夏季戴藤草编遮阳大帽 , 通常情况下 , 这些少数民族的首领和贵族 , 往往会冠帽顶部镶有各类宝石 , 起初是作为装饰 , 后来慢慢演变为等级身份的象征 。
又分礼帽、便帽之别 , 礼帽又有暖帽和凉帽之分 。
文章图片
其帽多为皮制 , 也有呢制、缎制及布制 , 帽顶镶有宝珠 , 周围配红缨(帽纬)和羽翎 , 而对于羽翎 , 更是颇有讲究 , 清代冠帽上的羽翎主要是花翎和蓝翎两种 , 以花翎为尊 。 花翎就是孔雀尾部带有“目晕”的羽翎 , “目晕”又被称为“眼” , 指的是孔雀尾毛上的彩色圆斑 。 花翎的目晕越多表示身份地位越尊贵 , 一般是高级官员戴用 。 蓝翎又称为“老鸹翎”或“雕翎” , 蓝色 , 羽毛较长但没有目晕 , 与花翎相比等级较低 , 一般是中下级官员戴用 。
《啸亭续录》:凡领侍卫府官、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满员五品以上者 , 皆冠戴孔雀花翎 , 六品以下者皆冠戴蓝翎 , 以为辨别 。 王府头等护卫始许冠花翎 , 余皆冠戴蓝翎云 。
这么看上去 , 这帽子又有羽毛 , 还一片大红 , 相比之前历代的官帽 , 着实要“浮夸”不少 。
文章图片
而清军的甲胄更显“浮夸” , 因冒顶高高伫立 , 常被人戏称为“避雷针” , 也正因它“浮夸”的造型 , 实战中一般不用 , 多是在注重“仪式感”的场合使用 , 相当于如今的“仪仗队” 。
文章图片
再后来 , 清朝衣冠遭受鄙视 , 随着一次起义 , 中国男子“剪辫子 , 满额留发” 。
1911年 , 清王朝统治正式画上句号 , 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汇入 , 帽子不再有官级和阶级之分 , 民国时期 , 更多的注重装饰与时尚的作用 , 帽子也逐渐演变成我们如今所熟悉的模样 。
作者:沐阳说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