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墨历史|推行内阁制,可内阁制为什么没有变成君主立宪制?,明朝废除丞相

公元1402年 , 明成祖朱棣为巩固皇权 , 做了两件大事 , 第一件是迁都北京 , 天子守国门 , 第二件则是成立内阁制 。 虽然明成祖不断加强皇权统治 , 但频繁的御驾亲征让他难以真正意义上做到总揽政事 , 于是具有国事咨询作用的内阁制便应运而生了 。
内阁制建立初期 , 还只是带有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 , 可从宣德朝时期三杨辅政后 , 内阁制逐渐成长为足以抗衡皇权的文官政要代表 , 成为了朝廷和国家运转的中枢机构 。
挥墨历史|推行内阁制,可内阁制为什么没有变成君主立宪制?,明朝废除丞相
文章图片
因为西方也有内阁制 , 所以国人便大肆猜想 , 若明朝推行着内阁制 , 没有被清朝替代 , 最终能不能变成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 我们就不得不说到皇权与相权 。
秦朝建立后 , 秦始皇称皇帝 , 并在执政的数年里 , 不断加强皇权 , 巩固王朝统治 , 这个时期的皇权 , 走到了最巅峰 。 而相权最巅峰的时代 , 莫过于西汉时期 , 无论是三公还是高官 , 全部掌握在功臣诸侯手中 , 丞相总领所有政务 , 这就导致皇权对行政的干预非常有限 。
挥墨历史|推行内阁制,可内阁制为什么没有变成君主立宪制?,明朝废除丞相
文章图片
那么皇权和相权又是如何保持一个既定平衡的呢?有两个时期最为典型 。 第一个典型就是汉武帝时期 , 为削弱相权 , 加强皇权统治 , 汉武帝重用外戚 , 同时设置了大将军、大司马等职务 , 平衡相权 , 最终使得各大势力互相制约 , 拱卫皇权统治 。
第二个典型 , 就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士族体系 , 士族形成规模 , 便对皇权形成了制约 , 但皇帝作为其中最大的士族 , 也拥有了更广阔的自主权 , 可以任用自己中意的人才担任宰相 , 但除了宰相 , 如门下省就有封驳诏书的职权 , 台谏官也会用舆论和道德来限制皇帝 。
挥墨历史|推行内阁制,可内阁制为什么没有变成君主立宪制?,明朝废除丞相
文章图片
但如果皇帝不在乎这些舆论评价 , 那他们也可以绕过宰相们 , 扶持新的制度 , 变相加强皇权 。 所以说 , 第二个典型的皇权与相权 , 更像是在分庭抗礼 , 不是你胜出 , 就是我胜出 。
发展到宋朝时 , 因为重视文官 , 所以皇权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相权 , 文官集团维持着朝政的运转 , 而对于皇帝的命令 , 文官集团也能通过各式各样的程序让它无法执行 , 此时的皇权 , 可以说受到了很大的掣肘 。
挥墨历史|推行内阁制,可内阁制为什么没有变成君主立宪制?,明朝废除丞相
文章图片
到明朝后 , 因为宰相被废 , 所以内阁制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秘书和顾问 。 由于明朝皇帝对宦官非常器重 , 所以后来这行政秘书的职能 , 就落在了司礼监的手上 , 而内阁制 , 主要负责提出解决方案 , “替”皇帝决策 。
【挥墨历史|推行内阁制,可内阁制为什么没有变成君主立宪制?,明朝废除丞相】虽说对于明朝的政治体系而言 , 内阁制不可或缺 , 但实际上 , 内阁制只是官员和皇帝间的纽带 , 它的权力 , 都是皇帝赋予的 , 所以说 , 一旦皇帝想要拿回来 , 内阁制就只能无可奈何了 。
挥墨历史|推行内阁制,可内阁制为什么没有变成君主立宪制?,明朝废除丞相
文章图片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性 , 我们才会发现明朝皇帝与内阁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皇帝强势 , 内阁就显得很弱 , 而皇帝弱势 , 内阁才显得强势起来 。 究其根本 , 内阁制终究是代替君主执行政治上的部分权力 , 并没有像相权那样 , 与皇权分庭抗礼 , 甚至是影响皇权 。
至于明朝坚持内阁制会不会变成君主立宪制这个问题 , 答案也呼之欲出了 , 根本就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 即便赋予内阁较大的权力 , 但明朝还有勋贵、厂卫等势力集团的存在 , 只要皇帝想 , 内阁制随时可能被取消 , 其拥有的权力 , 自然也会土崩瓦解 。
文丨挥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