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江南美学看非遗→长三角携手活态传承活力绽放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
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百年百艺·薪火相传”
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在沪开幕
现场来自长三角地区的
非遗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江南文化底蕴深厚
长三角非遗项目有许多共通点
其保护、传承、创新
更受到业界关注
本报采访人员采访了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
副主任兼运营总监章莉莉
活态|江南美学看非遗→长三角携手活态传承活力绽放
文章插图
章莉莉教授
“一体化”提供大平台
Q
采访人员:长三角一体化,对于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带来哪些新的亮点?
章莉莉:上海地区的非遗项目与周边相连的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非遗项目具有很强的联系性,这是由于上海开埠后大量江浙一带移民进入上海,从而形成了上海的江南文化特征。
比如,江南丝竹就是由江苏省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流行于上海地区、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又比如,苏州评弹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同时也流行于江、浙、沪一带,上海的非遗项目评弹与苏州评弹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传统工艺门类中的竹刻同样流行于江南地区,上海的嘉定竹刻、常州留青竹刻、无锡留青竹刻、徽州竹雕、黄岩翻簧竹雕,相互之间,血脉相同。
活态|江南美学看非遗→长三角携手活态传承活力绽放
文章插图
活态|江南美学看非遗→长三角携手活态传承活力绽放
文章插图
↑ 常州留青竹刻
← 上海嘉定竹刻
我们看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聚集地,产业集群成熟。上海曾是全国轻工制造的核心城市,具有很好的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江苏省的制造业极为发达;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市场活力强,数字经济发展迅猛;而安徽省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总体来讲,长三角地区的人们一般具有对江南文化的普遍认同感,具有较为相似的江南美学审美意识。在上海非遗的十大门类中,能依稀看到徽派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楚汉文化的影子,汇聚交融,共同构成了精致、多元、诗性、富庶的长三角文化共同体。
江南土布“活化之路”
活态|江南美学看非遗→长三角携手活态传承活力绽放】Q
采访人员:最近,您经常提到有关江南土布技艺传承发展,为何会关注到这一领域?
章莉莉:江南土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男耕女织、机杼不绝的景象,形成了江南文化特有的风貌。目前江南地区的土布有“南通色织土布技艺(国家级)”“土布纺织技艺(省级)”“崇明土布纺织技艺(市级)”“余姚土布制作技艺(市级)”“苏州土布染织技艺(市级)”等被列入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态|江南美学看非遗→长三角携手活态传承活力绽放
文章插图
江南土布有着悠久的历史
江南土布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蕴含着江南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曾经是江南地区家家户户都使用的蓝白色为主的江南土布,近年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大家很难看到土布。能织造土布的传承人都年龄大了,土布织造的传承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
活态|江南美学看非遗→长三角携手活态传承活力绽放
文章插图
各式各样的土布作品
活态|江南美学看非遗→长三角携手活态传承活力绽放
文章插图
如何把寻常人家压箱底的土布走进现代社会,我们希望用设计帮助公众看到江南土布之美。首先培养一批理解江南土布技艺、设计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人才,帮助江南土布之美重回现代生活,让土布形成新时尚,让年轻人能喜欢江南土布。其次为江南土布寻找一批青年传承人,让这个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近几年来,我们有些研究生为江南土布设计了一批文创,有“惊喜连连”喜字布婚礼文创系列、“井井有条”井字布礼盒系列等。从江南土布纹样发展而来的文创系列,为江南地区传统工艺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态|江南美学看非遗→长三角携手活态传承活力绽放
文章插图
土布万花筒
“携手”探寻全新可能
Q
采访人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能够得以传承,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让更多的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年人认识、“亲近”非遗,长三角可以做些什么呢?
章莉莉:近年我们正在实践“非遗与品牌的跨界合作”,希望更多品牌能助力非遗传承。2019年11月,我们在进博会期间推出的“凤凰自行车+遵义藤编”合作项目,在进博会展览期间受到了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