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约束,外约束与CZ, CZR, SIM?( 三 )


如下图所示:
什么是内约束,外约束与CZ, CZR, SIM?
本文插图
图6 平面度带CZ的标注
很多工程师对图6的理解是控制两个平面“共面” , 理解成控制共面要求也没有错 , 但是 , 这样理解容易让人忽略CZ的本质 。
我们先来看看平面度加CZ本来的含义:
什么是内约束,外约束与CZ, CZR, SIM?
本文插图
图7 平面度带CZ的含义
由平面度的概念可知 , 平面度的公差带是两个相距为0.2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如图7中的公差带A和公差带B.
那么平面度加了修饰符号CZ后的含义是什么呢?
平面度加了CZ后 ,如同在鸟笼之间增加了一个连接杆 , 它的目的固定鸟笼和鸟笼之间的相对关系 ,所以CZ的目的就是固定公差带A和公差带B之间相对关系 , 即要求两公差带之间必须保持理想的方位关系!
啥意思?要求公差带A和公差带B相互之间必须绝对平行 , 相互距离是0(相对方位关系是固定的) 。 见图8 。
因为公差带A和公差带B要相互平行 , 且距离是0 , 实际上就是“对齐” 。
只要零件的实际表面能够同时落到AB两个“对齐”后的公差带里 , 该零件就是合格的 。
什么是内约束,外约束与CZ, CZR, SIM?
本文插图
图8 “对齐”后的公差带
通过图8我们可以看出 , 设计者的意图是 , 希望左右两个平面能够在一个平面上(理想状态)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面” 。
那么是谁要求公差带相互之间必须要求对齐呢?显然 , 就是这个代表内约束的修饰符号“CZ” 。
本来平面度作为形状公差 , 它的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是自由的 , 没有人管控的 , 但是加了CZ后 , 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就不能为所欲为了 , 他们相互之间必须步调一致 , 所以公差带是受到了内约束(注意 , 因为没有外约束 , 只要公差带能够对齐 , 作为整体 , 方位关系还是自由的 , 没人管控) 。
再一次强调 , 内约束强调的是公差带和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 也就是鸟笼模型中的那根绿色连接杆的功能 , 不是公差带和基准之间的关系(鸟笼和晾衣杆之间的挂钩功能) 。
鸟笼模型中绿色的连接杆的功能是固定鸟笼和鸟笼之间的相对关系 , 那么显然使用绿色连接杆必然有个前提 , 那就是必须要有2个或2个以上的鸟笼 , 使用这个连接杆才有意义 。
同样的逻辑 , 内约束强调的是公差带和公差带之间必须保持的一定关系 , 那么就必须要求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公差带 。 也就是说 , 内约束针对的对象一定是特征组!
所以 , 当采用CZ的时候 , 针对的对象必须特征组 , 也就是我们说的成组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