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苏州河畔天后宫修缮后将重现原貌 预计年内向公众开放( 二 )


【历史故事】苏州河畔天后宫修缮后将重现原貌 预计年内向公众开放
文章图片
负责此次慎余里项目施工的上海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保护建筑事业部副经理周祺 , 透露了慎余里“修旧如旧”的细节 。 慎余里的房屋装饰考究 , 在过街楼、檐部等立面大量运用直线和块面 , 带有明显的有机线条装饰纹样 。 “通过查阅史料 , 对比当时的建筑材料、工艺 , 我们总结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构件 , 确定了里弄宽度、立面门窗式样等多处历史细节 。 ”由于一些传统的施工工艺已经极少使用 , 团队只能找来“老法师”手把手地传授指导 。
“‘保护性修缮’不只是针对建筑 , 让大家有机会看到技艺的解读 , 了解到历史的切片 , 找回正在消失的城市空间 , 才是其正确的打开方式 。 ”凌颖松说 。
城市更新 , 要为居民留住一些“乡愁”
【历史故事】苏州河畔天后宫修缮后将重现原貌 预计年内向公众开放
文章图片
1938年修复后的天后宫
随着社会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实践的深入 , 一些新理念、新课题正不断地涌现 , 如何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成为此次活动的讨论焦点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杜晓帆提出 , 在老旧城镇更新的过程中 , 应当为居民留住一些“乡愁” 。 “如何在保障民生、发展经济、加速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 不使文化遗产和老城区、老街区的文化内涵丢失 , 是我们城市更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焕新认为 , 随着未来城市更新不断扩大和深入 , 简单的“拆除重建”将成为历史 。 “各种微改造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 如局部改造、功能置换、保留修缮 , 环境整治、保护活化等模式 , 这些仍需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得以实现 。 ”
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张众则强调 , 应加大加快文物的保护利用与文商旅联动的步伐 , “充分利用好天后宫和慎余里建成后的空间载体 , 持续举办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的各项活动 。 特别是展示天后宫和慎余里历史文化的活动 , 结合周边的绿地、商业 , 以及即将开通的苏州河水上旅游 , 形成融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于一体的文商旅联动的新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