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樂讀|后两句你经常引用,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夸人,杜甫写一首28字骂人诗

“此曲只应天上有 , 人间能得几回闻 。 ”好诗好词 , 人人都爱搬运引用 , 但诗词的本意往往在搬运间被模糊掉了 , 比如这句诗 , 出自“诗圣”杜甫之手 , 杜甫写这句诗是骂人用的 , 是不是有点意外?
自在樂讀|后两句你经常引用,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夸人,杜甫写一首28字骂人诗
文章图片
只看这句诗的字面意思 , 就是讲音乐好听 , 比得上天宫的仙乐 。 天宫的仙乐我等凡人虽然没听过 , 但我想 , 耳边这乐声如此美妙 , 天宫仙乐也不过如此了吧?太幸运了 , 我竟然能听到如此好曲 。
但这句诗的真相是:杜甫表面夸曲子好听 , 实际却把人骂到骨子里去了 。 杜甫是文化人 , 文化人骂人不会直接上脏字 , 而是拐弯抹角来 。 原诗出自杜甫《赠花卿》 , 看题目就知道此诗是杜甫专门写给“花卿”的作品 。
自在樂讀|后两句你经常引用,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夸人,杜甫写一首28字骂人诗
文章图片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 半入江风半入云 。 此曲只应天上有 , 人间能得几回闻 。
【自在樂讀|后两句你经常引用,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夸人,杜甫写一首28字骂人诗】问题来了 , 花卿是谁呢?花卿是唐朝的一个武将 , 名字叫花敬定 。 花敬定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很大的名气 , 跟郭子仪那种级别完全不能比 , 但花敬定惹到了杜甫 。 原来 , 花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一个部将 , 论打仗还是有三分真本事 。
但这个人太骄傲了 。 他的骄傲表现在 ,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 花敬定带着人马平定了梓州刺使段子璋的叛乱后 , 开始了一系列神操作 。 立下如此大功 , 本来骄傲点也没啥 , 但花敬定自己反而开始纵容手下兵士到处抢东西 。
自在樂讀|后两句你经常引用,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夸人,杜甫写一首28字骂人诗
文章图片
有个女子手上带着金镯子 , 花敬定看到了 , 就让兵士去抢 。 女子不肯 , 花敬定一怒之下吩咐兵士断其手腕 , 将镯子硬生生取下 。 可想而知 , 杜甫看到这些事 , 会有多厌恶花敬定 。
而且 , 花敬定返回成都后 , 每天在府中饮宴 , 丝竹歌舞不断 , 他使用的音乐居然还是天子礼制 , 这在古代可是大大的僭越 。 论辈分 , 花敬定是杜甫的晚辈 , 而且花敬定这样一个小小的稍有战功的武将 , 杜甫完全没必要去夸他 。
自在樂讀|后两句你经常引用,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夸人,杜甫写一首28字骂人诗
文章图片
所以当杜甫坐在花敬定的家庭音乐会上 , 听到那些美妙乐曲时 , 他写了这首诗 。 看起来 , 不管前面两句还是后面两句 , 都是在讲音乐动听 , 其实不然 。
“锦城丝管日纷纷 , 半入江风半入云”讲成都(即锦城)上空整天飘着美妙悠扬的乐声 , 这乐声如有实质 , 飘啊飘啊 , 飘到江面随风悠悠四散 , 或者缓缓地飘入云中 , 让人的精神都随之舒缓下来;
自在樂讀|后两句你经常引用,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夸人,杜甫写一首28字骂人诗
文章图片
这么美妙的乐曲 , 原本应该是天上(皇宫)才能演奏 , 人间本来听不到的 , 现在居然也能听到了啊 。 既然“只应天上有” , 人间本就不该“闻” , 偏偏杜甫还在花敬定的音乐会上听到了这种曲子 , 而且不止听到一次 , 整天都能听呢 。
自在樂讀|后两句你经常引用,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夸人,杜甫写一首28字骂人诗
文章图片
短短28个字 , 杜甫将内心的讽刺都写出来了 。 这讽刺不是直接来的 , 而是表面夸 , 暗地里讽刺 , 这才是绝妙的地方 , 没点文化、没深入了解 , 单看诗句表面 , 谁能看出这是骂人用的句子呢?正所谓“似谀似讽 , 言之者无罪 , 闻之者足以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