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小樊|西汉对匈奴外交政策的变化、原因及意义,笼络与控制并举( 二 )


历史小小樊|西汉对匈奴外交政策的变化、原因及意义,笼络与控制并举
文章图片
汉武帝画像
3、西汉王朝中后期 , 采用笼络为主 , 控制为辅的对匈奴外交政策
到了汉昭帝时期 , 西汉国力已经因为战争大为消耗 , 国库空虚 , 西汉王朝已经无力再对匈奴进行征讨 。 因此 , 汉昭帝对匈奴的外交策略进行了调整 , 一方面表示求和的态度 , 继续采用汉初的和亲等措施;另一方面针对匈奴的侵犯也不一味忍耐 , 而是予以痛击 。 《史记》之中记载汉昭帝曾经打败入侵的匈奴两万骑兵 。 这时候 , 西汉统治者对待匈奴的策略开始由控制为主转化为笼络为主 , 控制为辅的方式 。
这种笼络为主 , 控制为辅的策略不管是对于西汉王朝还是匈奴 , 都是一种制衡的状态 , 因此一直被沿用到西汉王朝后期 , 甚至于不断被细化 。 匈奴在西汉王朝笼络与打压并举的策略下 , 对于西汉统治者表明了自己的臣属态度 , 即使在西汉末期日益腐败、外戚弄权的环境下依旧如此 , 可见这种政策对于汉匈关系的维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历史小小樊|西汉对匈奴外交政策的变化、原因及意义,笼络与控制并举
文章图片
西汉和亲之昭君出塞二、西汉王朝不同时期对匈奴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
1、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
虽然都是笼络与控制 , 但是西汉王朝不同时期对匈奴的外交政策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 初期采用笼络为主的态度 , 中期控制打压 , 到了后期变成了笼络为主 , 控制为辅 。 这些政策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归根究底取决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 。
西汉王朝成立初期 , 受秦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影响 , 国内经济状况凋敝 , 因此国力十分衰弱 , 而匈奴却正是强盛之时 。 这时候 , 统治者无法在与匈奴的抗衡之中取得胜利 , 就只能采取笼络的态度 , 以保证双方的制衡之态 , 意图等到强盛之时再消灭 。 等到了汉武帝时期 , 由于之前的休养生息政策 , 西汉的国力已经得到了恢复 , 且日趋强盛 。 这时候对待匈奴的态度和策略就发生了改变 。 面对匈奴不知足的嚣张气焰 , 采取打压和讨伐为主的方式 , 让匈奴认清中原王朝的实力 。 然而 , 汉武帝的作为又超出了打压 , 穷兵黩武导致西汉国库空虚 , 所以到了汉昭帝、宣帝时期 , 国力无力支撑讨伐之时 , 只能再次改变策略 , 刚柔并济 。
历史小小樊|西汉对匈奴外交政策的变化、原因及意义,笼络与控制并举
文章图片
汉宣帝影视形象
2、政策变化的原因与西汉统治者的统治风格相关
除了综合国力因素外 , 西汉王朝不同时期统治者的统治风格也十分不同 。 西汉初期 , 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文帝、汉景帝 , 主要采用的是道家的无为方法治国 , 因此 , 统治风格偏向于怀柔 。 汉文帝更加是提倡道德和孝义 , 本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 , 对于匈奴的态度则是一种关照 。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 , 汉武帝更加具有雄心壮志 , 希望扩大西汉领土 , 一雪当年高祖白登之围的前耻 。 因而其统治风格则更加偏向于强制 , 在对外策略上就会多采用征讨等手段 , 希望匈奴对汉称臣 , 并且服从统治 。 虽然这种手段带来的是汉匈关系的恶化和国内经济的困顿 , 但是确实打压了匈奴气焰 , 为后期汉昭帝、宣帝的怀柔与刚硬并举做了铺垫 。
历史小小樊|西汉对匈奴外交政策的变化、原因及意义,笼络与控制并举
文章图片
汉昭帝影视形象三、西汉王朝对匈奴外交政策的历史意义
1、西汉对匈奴外交政策促进了中原与匈奴之间的交流
自古以来 , 中原作为文化的聚集之地 , 对于匈奴等游牧民族实际非常的鄙夷 , 并称之为蛮夷 , 而匈奴作为北方游牧民族 , 对于中原文化也十分的不了解 。 西汉时期的和亲、互市等策略 , 实际上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匈奴之间的交流 , 最重要的是文化之间的碰撞 。 中原虽然文明程度较高 , 但是在军事、畜牧养殖等方面却不如匈奴 , 而匈奴对于中原地区的丝绸、日用品等也十分向往 。 西汉的互市政策让双方可以进行贸易 , 一些新鲜的东西流入彼此生活之中 , 大大降低了敌对心态 , 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