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做苏东坡的弟弟什么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二 )


当时到益州做知州的张方平 , 喜欢结交文人 , 苏洵跟他很熟悉 , 就带着两个儿子去拜访他 , 结果张方平见到这兄弟俩非常有才华 , 颇为喜爱 。
【爱历史】做苏东坡的弟弟什么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当时的科举考试 , 本来要经过州试、省试(礼部试)、殿试 。
结果张方平把这兄弟俩 , 直接推荐给朝廷 , 让他们不用参加州试了 , 直接到京城参加礼部试 。
张方平对这兄弟俩 , 有自己的一番观点 。
根据张方平的观察 , 他认为苏轼“明敏尤可爱” , 将来一定是人见人爱;苏辙“谨重自持” , 性格严谨 , 将来成就或许比老大还高 。 后来两人的发展也印证了他的看法 , 苏轼很有才华 , 又性格耿直 , 得到很多人的喜爱 , 但是在官场上却不得志;弟弟苏辙沉稳谨慎 , 得到皇帝赏识 , 做了朝廷高官 。 两个人的性格造成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
【爱历史】做苏东坡的弟弟什么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文章图片
嘉祐元年(公元1057年) , 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去开封参加考试 。 值得一说的是这一年的都城星光熠熠 , 后来“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 , 此时都在开封 。
早就听闻过苏轼、苏辙名字的宰相韩琦说 , 这哥俩参加科举考试来了 , 其他人还来干什么?说明在考试之前 , 人们对这哥俩都很看好 。
然而在考试之前 , 苏辙却生病了 , 要赶不上考试 。 韩琦还专门去找宋仁宗 , 说今年的制科考试 , 报考的人很多 , 但真正的人才没几个 , 如果苏轼和苏辙不参加 , 这考试大打折扣 , 于是宋仁宗给推迟了考试时间 。
当时的制科考试叫“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 , 专门选拔敢于向皇帝谏言 , 说真话的官人做官 。
苏轼写完文章以后 , 说自己写的很好 , 把社会上的问题说出来了 , 写得很痛快 , 没有憋在心里的话了 。
“直言当世之故 , 无所委曲 。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可是他没想到弟弟苏辙 , 写得更痛快 , 更激进 , 更大胆 。 苏辙在考试中写了篇《御试制科策》 , 笔锋直指当今皇帝宋仁宗自身存在的缺陷 。
主要集中论述四个方面:一是说宋仁宗懒惰 , 年纪大 , 没有朝气;二是说耽于女色;三是质问收上来的赋税都花在哪了;四是质疑宋仁宗领导的“庆历新政” , 效果不行 , 质疑宋仁宗执政能力有问题 。
这实在是太大胆了 。 要知道当时宋仁宗执政四十多年了 , 从来没有人敢这样怼过他 。
很多人觉得苏辙要“凉凉”了 。 这时候 , 本次考试的副考官司马光站出来 , 说这文章写得好 , 因为这次录的名目是“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 , 这次考试的目的 , 就是要录取道德好、敢说话的人才 。
而且司马光说:“所试文词 , 臣不敢言 。 ”苏辙的文章写得太大胆了 , 连我都不敢说这样的话 。
当时考试分五等 , 一二等虚设 , 没有人获得过 , 三等就相当于是一等了 。
司马光说这篇文章可以列为三等 , 初试时候的考官胡宿人说列为五等 。 还有人在中间调和 , 说可以列为四等 。
谁都说服不了谁 , 最后就交到宋仁宗去决定 。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 , 在位四十二年 , 是两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 他统治的时期是宋朝的盛世 。 宋仁宗统治特点 , 如同后来他的谥号 , 很仁慈 。
宋仁宗说:“我就是挑选敢直言相谏的人 , 他就是这样的人 , 如果给废黜了 , 天下人怎么看我?”
“吾以直言求士 , 士以直言告我 , 今而黜之 , 天下其谓我何?”(苏辙《遗老斋记》)
宋仁宗把苏辙给录取了 , 苏轼也给录取了 , 回到皇宫以后 , 仁宗跟皇后说 , 今天给子孙选了两个宰相之才 。
“朕今日为子孙 , 得两宰相矣 。 ”(《宋史·苏轼传》)
考中进士以后 , 哥哥苏轼的第一个官职是凤翔签判 , 相当于办公厅的官员 。
苏辙的第一个官职比较一般 , 商州(陕西商州)军事推官 , 离京城比较远 。
苏辙不愿意去上任 , 当时父亲苏洵在京城里修礼书 , 苏辙说留在京城陪父亲 , 陪了三年 。
后来朝廷给了苏辙一个河北大名府推官 , 相当于一般的地方幕僚 。
一年后 , 苏洵去世 , 两兄弟回家守孝三年 。
一直到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 , 兄弟俩还朝 , 这时候苏轼33岁 , 苏辙也已经30岁 , 从他们考中进士开始已经过去七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