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历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实西迁去向( 二 )


【爱历史】历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实西迁去向
文章图片
【阿兰人和萨尔玛提亚人一样都是斯基泰游牧民族】
显然 , 夏特和他的支持者们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 , 第一是时间 , 第二是空间 。 从第一点来看 , 原文提到粟特国是古之奄蔡 , 但并没有说他们直到匈奴入侵时还是奄蔡或者阿兰人 , 完全可能是原先这里是阿兰人的家乡 , 后被粟特占据 , 而后再被匈奴夺取 。 另外 , 如果夏特的说法成立 , 这就意味着公元452年时 , 粟特国仍然在阿提拉的儿子艾尔纳克治下 , 攻灭粟特取得统治的国王就应该是阿提拉的上一任统治者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阿提拉死后匈人被附属的民族击败 , 霸权瓦解 , 其子艾尔纳克也迁于东罗马帝国境内 , 被安置于多瑙河下游南岸 , 其距离遥远的粟特中间有大量已经脱离并敌视匈人的民族 , 粟特怎么可能还在他的治下呢 , 且在阿提拉之前的一任匈人统治者是他的叔叔卢阿 , 他并不是公元370年就在位的 , 而是至少到4世纪初才即位 , 这就与中国的记载不符合了 。 当然 , 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修订 , 认为派使者见魏高宗的忽倪并非阿提拉的儿子艾尔纳克 , 而是大名鼎鼎的匈人首领巴拉米尔或乌尔丁 , 不过这同样无法自圆其说 , 因为巴拉米尔或乌尔丁后的第三任统治者分别是乌尔丁和奥克塔、卢阿 , 他们的在位时间都在公元452年以前许久 。
【爱历史】历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实西迁去向
文章图片
【波斯风情的粟特王国】
除了时间外 , 夏特对空间的推测也有着巨大问题 , 原文提及粟特:“去代一万六千里”和顿河附近距离代地的8000公里直线距离接近 , 但是古人并没有坐标概念 , 因此这一万六千里不可能是直线距离 , 而是曲折的路程距离 , 这也就意味着粟特比顿河距离代地更近 。 再有就是粟特国与代地的距离在洛那国和波斯国之间 , 这说明匈奴占据的粟特应该在费尔干纳盆地和伊朗高原之间 , 而不是比伊朗地区还远的顿河流域 。 在这样的位置 , 显然是没有必要跋山涉水那么远跑到顿河再进入多瑙河 , 更不需要由西部入侵萨珊波斯 , 完全可以直接从东北边进入 , 这显然与古典地中海历史记录中匈人先出现在多瑙河 , 再由美索不达米亚入侵波斯的记录是矛盾的 。 由此可见 , 无论是匈人、匈奴本身的差异 , 还是西迁路线完全的错误、矛盾都表明 , 二者根本不是同一个民族 , 并不存在匈奴西迁成为匈人的事实 。
【爱历史】历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实西迁去向
文章图片
【顿河所在的南俄草原距离太远】
匈奴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