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信息|中国科举史上最厉害的一场考试:出了8位文坛大家和9位当朝宰相

在中国科举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响亮的名字“状元” 。 一千三百年来 , 这个名字风靡过整个中国大地 。 使千百万士子追逐着这顶桂观 , 通过金榜挂名 , 步入政坛 , 获得升官晋级的机会 。 而中国的老百姓把他们看作文曲星下凡 , 全国震动 。 俗话说:“十年寒窗无人问 , 一举成名天下知” , 状元就成为当时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 。
然而在科举史上 , 能金榜题名的无疑都是当时的精英 , 不过 , 金榜题名与名传后世并不是同义词 , 考场上的精英们往往很难成为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大名人 , 甚至很多时候 , 名落孙山者 , 比金榜题名者更容易让人记住 。 不过 , 在有些时候 , 一科金榜题名者却有不少真正的大名人 , 不光当时显耀 , 更流传千古 , 被称为“名榜” 。
高考信息|中国科举史上最厉害的一场考试:出了8位文坛大家和9位当朝宰相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科举是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 所以叫科举 。 科举意在选才 , 它渊源于汉朝 , 创始于隋朝 , 确立于唐朝 , 完备于宋朝 , 兴盛于明、清两朝 , 废除于清末光绪年 。 如果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 , 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
可以说科举制度存在对中国历史上的政坛、文坛上都有深远的影响 。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 , 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 到明朝 , 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 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 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 以“四书”文句为题 , 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 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
高考信息|中国科举史上最厉害的一场考试:出了8位文坛大家和9位当朝宰相
文章图片
公元1057年 , 宋仁宗嘉佑二年 , 这年的科举考试 , 堪称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 。 这一年 , 看似普普通通的年份 , 一场考试却诞生8位文坛大家和9位当朝宰相 。
这一年 , 范仲淹已逝世5年整 , 自他之后“文正”两个字成了千年来文官死后的最高荣誉 。
这一年 , 四川眉山父子三人同时赴京参加考试 。
这一年 , 周敦颐的两位弟子也来到了京城汴梁 。
这一年 , 王安石还在某个地方做一个小小的官吏 。
高考信息|中国科举史上最厉害的一场考试:出了8位文坛大家和9位当朝宰相
文章图片
宋仁宗
嘉裕二年(1057) , 年仅21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 , 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而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 。 随后在殿试中 , 苏轼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宋仁宗的赏识 。 关于苏轼的科举 , 还有一个典故 , 说苏轼参加科举的时候 , 主考官欧阳修对一份卷子非常欣赏 , 有意把他定为第一 , 但又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 , 为了避嫌 , 就把它排在了后面 。 后来才知道 , 这份卷子不是曾巩的 , 而是苏轼的 。
这个典故大家都听说过 , 其实 , 这个说法与事实不符 , 是后人想当然编的 。 真相是 , 苏轼连前三名都没进 , 只是中了进士乙科 , 而且名次也不好 。 史书记载: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 , 惊喜 , 欲擢冠多士 , 犹疑其客曾巩所为 , 但置第二 。 那这段文字是不是意味着苏轼考了第二名呢?不是的 , 因为史书接着写:苏轼“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 殿试中乙科” 。
高考信息|中国科举史上最厉害的一场考试:出了8位文坛大家和9位当朝宰相
文章图片
曾巩
实际上 , 除了苏轼和曾巩这两位大家 , 这科还有不少后来的文坛大腕 , 比如苏轼的弟弟苏辙 , 曾巩的弟弟曾布 。 要是范围再扩大点 , 这科的主考官是欧阳修 , 还有苏氏兄弟的老爸苏洵也跟着来了 , 好家伙 , 一次考试就汇集了唐宋八大家的五位 , 除了那个不合群的王安石 , 大宋朝最会写文章的都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