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说历史|汉王虽弱却可富有天下,为何?,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

项羽乌江自刎 , 刘邦赢得天下 , 为何后世却总是歌颂项羽
我国古代的政治家相对而言更加喜欢刘邦、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对于汉书的高祖本纪爱不释手;可以说刘邦本身就被很多的政治家认为是最具备驾驭人才能力的君王 , 很多政治家认为刘邦的私德不怎么样 , 但是都认为刘邦能够驾驭汉初三杰的本事是响当当的 。 但是对于项羽 , 基本上都是从他身上吸取教训 。 如果是军事家 , 或许对于项羽更加感兴趣 , 但是大多也是吸取经验 , 而不是歌颂 。
世俗说历史|汉王虽弱却可富有天下,为何?,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
文章图片
文学家或许是不是涉及 , 但最有名的估计也就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了吧 , 可是杜牧的、王安石的批评项羽的也不能够忽略啊 。 还有刘项原来不读书 , 虽然不是什么歌颂 , 但是两者感觉地位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 史学方面 , 司马迁写出来的调子就是那个样子 , 但是这个也不能算是歌颂吧 。 事到临头了还不知道悔改自己的错误 , 天欲亡我 , 非战之罪也亏他说得出口 。 而刘邦这边也展现了他大度宽容的一面 。 通俗文学创作的话 , 就相当于是要吸引眼球 , 不管刘邦还是项羽 , 谁能够带来流量关注谁就是主角 。 例如京剧《霸王别姬》等等的创作 。 至于老百姓 , 一般都只看通俗文学 , 所以更喜欢项羽的故事 。
世俗说历史|汉王虽弱却可富有天下,为何?,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
文章图片
中国人有一个普遍心理 , 就是同情弱者 。 羽生前看似强大 , 但以悲惨的失败收场 。 最终的形象定位还是弱者 , 所以更是悲情英雄 。 尤其是与虞姬的爱情故事 , 是一个完美的铁汉柔情的悲情英雄形象 。 反观刘邦在人们心中定位 , 为得天下腹黑手狠面皮厚 。 基本上不择手段的样子 。 于是羽更符合中国人的道德审美 。 从文学演义的角度 , 羽有更多的描写亮点 。 其实 , 如果羽得了天下 , 以羽的性格 , 形象一定是反转过来的 。 可以肯定被唾骂的更狠 , 还赶不上刘邦 。
世俗说历史|汉王虽弱却可富有天下,为何?,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
文章图片
【世俗说历史|汉王虽弱却可富有天下,为何?,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我们看到的 , 只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 。 歌颂项羽 , 就是要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 学习他的妇人之仁 。 学习他不听谋士之言自做主张 , 做一个想什么就干什么的人 。 这样的人如果孔武有力 , 也许能冲锋陷阵 , 而大多数没这天赋的人 , 就是个没脑的废人 。 然而统治者就喜欢废人 。 不然鼓励大家学习刘邦?鼓励百姓学习他以平民之身夺天下之位?学习他知人善任做大做强?学习他冷血无情不顾妻儿只顾逃命 , 只为留下小命统一天下?如果人人像刘邦这样善于权术专于理想 , 那统治者的位置就危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