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插图
但是 , 人类不是机器 , 并非简单的1+1=2 。 团队数量的上升虽然会带来效率的短期提升 , 但同样也会增加团队的管理成本 。 不同的产品经理、设计师、研发人员 , 对于产品的认知是不同的 。 随着团队人员的不断增加 , “个体差异性”将会被不断地叠加与放大 。
就像“传话筒”的游戏一样 , 同一个事物 , 不同的人理解总是不同的 , 经过多次的“传话”以后 , 往往与原本的意思已经大相径庭了 。
这种情况表现在产品设计中 , 则会出现:当相同的组件由不同的人做时 , 总是会在基本样式、实现原理、交互细节等不同的维度出现差异 。 比如上图中的导航菜单组件 , 不同的模块在开发时总是会存在差异 , 最后差异越来越大 , 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导航菜单形式 。
3. 产品发展进入恶性循环
令人遗憾的是 , 虽然问题很明显 。 但是在不断的“成本考量”中 , 产品团队往往优先关注新功能的开发 , 而忽略底层问题的优化 。
随着产品的快速发展 , 产品的优化/迭代成本将会逐渐大于研发新功能的成本 。 要么背负巨大的成本进行整体重构;要么降低标准 , 继续以这种模式不断叠加新功能 。
在这种情况下 , 大部分B端产品往往会选择后者 。 于是 , 产品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本文插图
- 产品快速发展 , 功能不断叠加
- 各模块由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开发研发 , 导致各模块之间差异增加
- 产品丑、体验不统一 , 但老系统优化成本过高 。 综合衡量 , 优先进行新功能研发 。
- 所有模块标准不统一 , 产品迭代效率持续降低 , 维护成本持续增加 。
4. 进入小如拐点 , 产品失控
产品的发展犹如一辆快速奔驰的巨型列车 , 一旦加速便难以停止 。
随着问题的反复出现 , 以及在一次次的“利益权衡”中选择性的忽略 , 产品的恶性循环不断重复 , 而问题也逐渐叠加、沉积下来 。
当这个问题已经大到我们无法回避时 , 我们才发现:产品的单位迭代/优化成本 , 已经远远大于新功能的研发成本 。 而新功能带来的增量 , 已经无法抵消现有模块的迭代成本——产品迎来了效率拐点 。
本文插图
就像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机器 , 虽然依旧可以运行 , 但整体效率已经很低了 , 而与之对应的维修成本则非常巨大 。 小修小补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 而大修大补则很有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亏损 。
- 英伟达|「资讯」NV最强AI黑科技?能将文字描述一键转为逼真画像
- 完美日记|互联网大厂又开始卷了,这次是NFT
- 量子计算机|陈根:量子计算,升级信息时代
- 交易|走不出“围城”的国内互联网企业,与美企差距在哪儿?
- 互联网广告|市场监管总局:互联网广告不得倒计时结束才能关闭
- Windows|New Windows 11操作系统壁纸灵感来源,新的视角,一个新的时代
- 微博|电商集体“失速”,互联网的基本面真的变了吗?
- Java|行业唯一!企查查入选2021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强企业
- |接盘谷歌气球项目,软银高空互联网野望初现端倪
- 小行星|启程,去拦截小行星!DART乘坐猎鹰9升空,人类科幻时代已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