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复杂系统如何设计」论B端产品的体系化构建( 三 )


本文插图
但是 , 人类不是机器 , 并非简单的1+1=2 。 团队数量的上升虽然会带来效率的短期提升 , 但同样也会增加团队的管理成本 。 不同的产品经理、设计师、研发人员 , 对于产品的认知是不同的 。 随着团队人员的不断增加 , “个体差异性”将会被不断地叠加与放大 。
就像“传话筒”的游戏一样 , 同一个事物 , 不同的人理解总是不同的 , 经过多次的“传话”以后 , 往往与原本的意思已经大相径庭了 。
这种情况表现在产品设计中 , 则会出现:当相同的组件由不同的人做时 , 总是会在基本样式、实现原理、交互细节等不同的维度出现差异 。 比如上图中的导航菜单组件 , 不同的模块在开发时总是会存在差异 , 最后差异越来越大 , 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导航菜单形式 。
3. 产品发展进入恶性循环
令人遗憾的是 , 虽然问题很明显 。 但是在不断的“成本考量”中 , 产品团队往往优先关注新功能的开发 , 而忽略底层问题的优化 。
随着产品的快速发展 , 产品的优化/迭代成本将会逐渐大于研发新功能的成本 。 要么背负巨大的成本进行整体重构;要么降低标准 , 继续以这种模式不断叠加新功能 。
在这种情况下 , 大部分B端产品往往会选择后者 。 于是 , 产品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互联网时代|「复杂系统如何设计」论B端产品的体系化构建
本文插图

  • 产品快速发展 , 功能不断叠加
  • 各模块由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开发研发 , 导致各模块之间差异增加
  • 产品丑、体验不统一 , 但老系统优化成本过高 。 综合衡量 , 优先进行新功能研发 。
  • 所有模块标准不统一 , 产品迭代效率持续降低 , 维护成本持续增加 。

4. 进入小如拐点 , 产品失控
产品的发展犹如一辆快速奔驰的巨型列车 , 一旦加速便难以停止 。
随着问题的反复出现 , 以及在一次次的“利益权衡”中选择性的忽略 , 产品的恶性循环不断重复 , 而问题也逐渐叠加、沉积下来 。
当这个问题已经大到我们无法回避时 , 我们才发现:产品的单位迭代/优化成本 , 已经远远大于新功能的研发成本 。 而新功能带来的增量 , 已经无法抵消现有模块的迭代成本——产品迎来了效率拐点 。
互联网时代|「复杂系统如何设计」论B端产品的体系化构建
本文插图
就像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机器 , 虽然依旧可以运行 , 但整体效率已经很低了 , 而与之对应的维修成本则非常巨大 。 小修小补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 而大修大补则很有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亏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