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葵花唯一|因此搞了个小发明,皇帝赞不绝口,全城推广,张九龄十分注重仪表
张九龄出生在岭南 , 7岁时就会写文章 , 13岁时以文章拜谒刺史 。 刺史拍案叫绝 , “此子必能致远 。 ”那年是长安三年(703年) , 张说被流放到岭南 , 在机缘巧合下看到张九龄的文章 , 并把他的名字深深地记在心里 。
【小葵花唯一|因此搞了个小发明,皇帝赞不绝口,全城推广,张九龄十分注重仪表】18年后 , 张说回朝做了宰相 , 仍对那个文采出众的少年念念不忘 。 而少年已非昔日少年 , 此时张九龄也凭努力和才干被朝廷征召到长安 。
文章图片
张说非常欣赏张九龄 , 不惜纡尊降贵与他论谱叙辈 , 推崇他为“后世词人之冠” 。 在张说的推荐下 , 张九龄扶摇直上 , 位列公卿 , 但他并没恃宠而骄 , 而是开启被唐人所称道的“风度养成记” 。
衣冠不整 , 何谈风度?张九龄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 十分注重仪表 , 如上朝带笏板这种小事也从不马虎 。 别的大臣都是把笏板往腰间一插了事 , 唯独他发明了专门用来盛笏板的笏囊 。 每次上朝途中 , 张九龄头戴纱罗幞头 , 身披朱袍 , 腰束玉带 , 骑在白马上 , 而他的笏囊则由下人捧着 。 没了笏板之累赘 , 他的风度愈发翩然 。 对于这种创意 , 唐玄宗赞不绝口 , 笏囊也在长安盛行开来 。
如果你认为张九龄的风度只是表面活儿 , 那就错了 。 他心系江山社稷、天下安危 , 有不计荣辱、无谓得失的胸怀 。
开元十四年(726年) , 张说罢相 , 张九龄遭到贬斥 。 五年后 , 张说病故 , 张九龄才重获重用 , 成为开元盛世最后一个名相 。
文章图片
为相三年间 , 张九龄积极发掘人才 , 升任王维为右拾遗 , 推荐周子谅为监察御史、韦陟为中书舍人 , 当时朝中精英大多受过他的提携 。 他待君子友善 , 待奸佞小人却横眉怒目 。 “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 , 就是他平生的第一劲敌 。
李林甫不学无术、嫉贤妒能 , 不断在唐玄宗面前中伤张九龄 , 唐玄宗因此疏远了张九龄 。 开元二十五年 , 周子谅检举揭发牛仙客 , 因在奏疏中引用谶语而激怒了唐玄宗 , 受到廷杖后被流放并州 。 因为李林甫一句“子谅 , 张九龄所荐也” , 张九龄被扣上“举荐失察”的帽子 , 被贬往荆州 。
张九龄的风度会在此后销声匿迹吗?当然不会 。
远离朝堂 , 张九龄渐渐回归诗人本色 , 招揽孟浩然为幕僚 , 常与之同游名山大川 , 成为挚友 。 他还常与裴迪、宋鼎、萧诚等诗文唱和 , 在荆州创作出无数名篇 , 如《感遇》《望月怀远》等 。 他的“思君如满月 , 夜夜减清辉”一句更是千古不朽 , 那是他在逆境中不曾改变的深情与清白品性 。
文章图片
纵观张九龄的一生 , 他的风度起于岭南、成于长安 , 却绽放于荆州 , 愈经风霜愈显精神 。 时隔多年 , 唐玄宗也如张说般对他念念不忘 , 每当李林甫推荐公卿 , 他都会情不自禁地问:“此人的风度像张九龄吗?”
人的生命何其短暂 , 遗韵却能在天地间浩然长存 。
有趣 , 有料 , 有深度作者|沈屠苏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 回看历史辩真假|他是唯一的山东人,他是谁?,刘姓开国中将十三人
- 王甲本@唯一与敌军拼刺刀牺牲的军长,尸身屹立不倒,后被追晋上将军衔
- #日军#三国时代,唯一能跟诸葛亮一较高下之人,不是周瑜,也不是司马懿
- DOCO热历史|乱世中的人格楷模,卢植:三国唯一的完人
- 『海参崴』海参崴没有争议,不要因此指责清朝
- 梅子雨summer|刘邦临死竟然骂走唯一能救他的神医?一心求死还是另有打算呢?
- 好汉说娱乐|后宫中唯一没有名分的女子,唯一被雍正宠幸的官女子
- 心余所想|为何孙悟空如此大胆,孙悟空唯一的一次去求菩提祖师
- 胖哥一叶知秋|去世之后,他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雍正宠臣中唯一善终的李卫
- 时间遮一角|五年生下四胎,成清朝唯一生下皇帝的原配皇后,她15岁嫁给皇子